
淺草花屋敷
淺草花屋敷遊樂園位于演藝、藝能的中心地淺草地區,它始建于1853年(嘉永6年),是日本最古老的遊樂園。最初是從由景觀設計師森田六三郎開辦的以展示牡丹和菊花工藝的植物園[花屋敷]爲起點的,花屋敷遊樂園位于淺草寺後面的奧山,從江戶時代起這裏就聚滿了前來參拜淺草寺的香客們,到了明治時期開始在淺草寺境內整建了淺草公園,花屋敷遊樂園的規模隨之被相應地縮小了些,從大正到昭和初期,與展示各種花卉的同時也開始展示動物,因此這裏也是日本動物園的發源地,現在改稱爲[淺草花屋敷],這裏不僅有日本現存的最古老的,已經迎來花甲之年的過山車,還有能夠俯瞰淺草一帶景色的蜜蜂塔(注:Bee塔是原來的人工衛星塔,曾經是淺草最高的構築物,是高空的旋轉式遊樂設施,極具人氣)等極具魅力的遊樂設施。(台東區淺草2-28-1)
The "Bee Tower", an attraction that has gained popularity over the 56 years as an "satellite tower" since 1960, has been abolished for facility in 2016.

能夠俯瞰淺草一帶景色的蜜蜂塔是非常人氣的遊樂設施。
The "Bee Tower", an attraction that has gained popularity over the 56 years as an "satellite tower" since 1960, has been abolished for facility in 2016.
淺草花屋敷遊樂園位于從江戶時代起就聚滿了前來參拜淺草寺的香客們的奧山。在江戶時代,奧山這裏就有很多戲棚劇場,聚集著很多街頭藝人。遊樂園的前身是在1853年(嘉慶6)開辦的以展示牡丹和菊花等花卉的花園-[花屋敷],剛開園的時候,這裏曾經是擁有占地8000平方米的占地廣大的植物園。在1873年(明治6),淺草寺依照太政官的布告改名稱爲淺草公園,並且在1884年(明治17)劃分成7個區域。與淺草寺的寺廟領地被改稱淺草公園的同時,花屋敷也被劃分成了五個區域,成了既展示動物又與娛樂設施並存的日本式動物園的發源地,後來又逐漸演變成了遊樂園的形式。在1887年(明治20),這裏又修建了木結構瓦屋頂的5層高建築奧山閣(鳳凰閣),因爲在屋頂上裝飾了外包金箔的木制鳳凰,所以也被稱爲鳳凰閣。它與淺草的地標性建築淩雲閣(淺草十二層)一起,構成了淺草地區最具魅力的地點之一。
從大正到昭和初期,花屋敷成爲了日本國內爲數不多的動物園之一。但在1923年(大正12)關東大地震時受到災害的影響,飼養的動物大多都被投藥毒殺死了,另外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臨近,動物園相繼被關閉。在1939年(昭和14)花屋敷被收購,名稱也被改成了[淺草樂天地],在1941年(昭和16)又被松竹買下,成立了合資公司淺草花遊樂園並經營[劇場樂天地]。在戰爭時期花屋敷曾一度關閉而被荒廢過一段時間,到了1947年(昭和2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以新的遊樂園[淺草花屋敷遊樂園]爲名重新開業,並于1953年(昭和28)修建了日本現存的最古老的過山車,于1960年(昭和35)修建了能夠俯瞰整個淺草風景的人工衛星塔(現在的蜜蜂塔)。這些遊樂設施運營至今,現在仍然深受人們愛戴與光顧。
關于淺草寺的曆史,請參閱[參拜淺草寺-淺草寺訪談]

淺草花屋敷
淺草花屋敷遊樂園位于演藝、藝能的中心地淺草地區,它始建于1853年(嘉永6年),是日本最古老的遊樂園。最初是從由景觀設計師森田六三郎開辦的以展示牡丹和菊花工藝的植物園[花屋敷]爲起點的,花屋敷遊樂園位于淺草寺後面的奧山,從江戶時代起這裏就聚滿了前來參拜淺草寺的香客們,到了明治時期開始在淺草寺境內整建了淺草公園,花屋敷遊樂園的規模隨之被相應地縮小了些,從大正到昭和初期,與展示各種花卉的同時也開始展示動物,因此這裏也是日本動物園的發源地,現在改稱爲[淺草花屋敷],這裏不僅有日本現存的最古老的,已經迎來花甲之年的過山車,還有能夠俯瞰淺草一帶景色的蜜蜂塔(注:Bee塔是原來的人工衛星塔,曾經是淺草最高的構築物,是高空的旋轉式遊樂設施,極具人氣)等極具魅力的遊樂設施。(台東區淺草2-28-1)
The "Bee Tower", an attraction that has gained popularity over the 56 years as an "satellite tower" since 1960, has been abolished for facility i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