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明信片上描绘着往昔浅草公园的风景(台东区下町风俗资料馆藏)
现在的浅草区域划分,始自1873年(明治6)太政官发出的布告,当时宣布将广阔的浅草寺变成浅草公园。1884年(明治17)又再细划分成7个区并延用至今。浅草寺的西北一带在江户时代被称作深山,曾经是曲艺场和街头卖艺的繁华地区。1872年(明治5)这里开设了游艺场,这也就是当今日本最古老的游园地浅草花屋敷的开始。浅草演艺厅和东洋馆所在的浅草公园六区(浅草六区),是从现在的国际大道至1951年(昭和26)填平的葫芦池为止的,贯通南北的娱乐大街。(下段继续)

风景明信片上画着从前的浅草六区一带的繁华景象(台东区立下町风俗资料馆藏)
从右侧能看到凌云阁(通称浅草十二阶),像是1923年(大正12)关东大地震前的风景。
从1964年(昭和39)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起随着电视的普及,浅草六区的繁华逐渐衰退了下来。大正时期的浅草歌剧、昭和时期的轻戏剧和武打戏等的逐步流行,为数众多的电影院、剧场和戏院相继关闭,浅草六区的灯火也随之暗淡下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浅草演艺厅和东洋馆作为当时表演艺术的中心地区的灯火却一直不灭的燃亮到今天,不但那些从前的老顾客,还有喜欢年轻艺人表演的对口相声和小品的年轻粉丝们也加入到观众中来。还包括那些海外游客,他们通过欣赏这里的表演找到了从前怀旧的日本文化。近年,浅草六区一带正在开始通过城市再开发尝试恢复往日的繁荣。随着来到浅草的观光客们的增加,也带动了浅草六区一带的繁荣再现,相信浅草六区终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风景明信片上描绘着从前的浅草公园(台东区下町风俗资料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