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June 30, 2007
Published on June 30, 2007

鸟越祭礼

 

鸟越神社

鸟越神社是为了祭奠日本武尊(日本神话中一位武功盖世的英雄)而建造的,相传它始建于距今1300多年以前的白雉二年(651年)。这里本来是一片比周围地势略高的土丘,神社就建在土丘上面。但是随着德川的赴任到来(1590年天正18年,德川家康作为关东八州的领主就任,进而改名为江户地区),为确保武家家宅用地而铲平了这个山丘,加上后来的填海造地等改造,这里被夷为平地,变成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台东区台东区鸟越2-4-1)

鸟越祭礼,是地域交流的纽带

 鸟越祭礼,是以被称为“千贯神舆”的大神轿(神舆,也称神轿,是指在祭礼仪式中人们抬的神灵所乘坐的轿子,轿子成4角形,6角形或8角形不等,顶部饰有金色的凤凰和葱花。左右共有两根肩抬时用的木制长棍)的出行(指各个街道接替着抬神轿游行)而闻名的。按照古代的习俗要在6月9日这天举行祭礼,由于考虑到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已将其改为在距6月9日最近的那个星期天举行了。在2012年(平成24年),适逢常年积极支持神社祭礼活动的和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二十三个街道会的21座神轿同聚一堂,每座神轿都饰有写着其街道会名字的灯笼,半被(号衣,祭礼活动中人们穿的统一服装)的背后也用鲜艳的颜色写着各自街道会的名字。在祭礼最后一天,早上6点30分,“千贯神舆” 从鸟越神社出发,一路上和各个街道会进行交接活动,游行经过所有参加祭礼活动的居民的街道会,要持续一整天的时间。
 傍晚,随着夜幕降临,人们点着了装点在千贯神舆上的灯笼,也因此步入了被称为祭礼活动高潮的“宫入”(意为神轿回归神社的意思),最后由和睦会的人亲手将神轿归还神社。在周围观众的注视下,伴随着夜幕中摇曳的灯笼光,神轿缓缓移动,这也成为了一天祭祀活动的压轴戏,极具地方风情,它已成为描述传统街区民俗的风景诗。祭礼活动有方方面面的人参加,主要以“氏子敬神会”和“ 鸟越神社十八街和睦会”为中心,他们主持掌管着祭礼活动的所有事情,他们祖祖辈辈,父子二代,祖孙三代,代代相传的继承着这个传统。


 

鸟越神社

鸟越神社是为了祭奠日本武尊(日本神话中一位武功盖世的英雄)而建造的,相传它始建于距今1300多年以前的白雉二年(651年)。这里本来是一片比周围地势略高的土丘,神社就建在土丘上面。但是随着德川的赴任到来(1590年天正18年,德川家康作为关东八州的领主就任,进而改名为江户地区),为确保武家家宅用地而铲平了这个山丘,加上后来的填海造地等改造,这里被夷为平地,变成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台东区台东区鸟越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