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乐堂的主要部分是华丽的音乐厅。
作为演奏乐堂的名称由来的音乐厅,面宽16.4米、进深26.4米、是个有338个观众席位的小厅。吊顶设计充分考虑到声音效果,在中央设计成突出的半圆形装饰,由棒状的连续梁支撑。在这个小厅里举办过很多演奏会,也是很多的音乐家开始其音乐之路的出发地。


奏乐堂的精华是华丽的管风琴。它是为了德川赖贞侯爵创建的南葵乐堂,大正3年(1914)特向英国阿博特•史密斯公司订购,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很大程度上推迟了最终完成。到大正9年(1920)11月才举办了首次演奏会,作为日本最初的音乐会专用管风琴虽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后来的大正12年(1923)关东大地震中,南葵乐堂遭到严重破损而不能使用。在昭和3年(1928),赖贞氏将它捐赠给了东京音乐学校,将其移设在了奏乐堂里。

透过馆内的小窗,可以看到泷廉太郎的背影。

南葵乐堂
于大正7年(1918)设立在麻布的纪州德川家里。其方案设计是由英国建筑师布鲁梅尔•托马斯,施工图设计是威廉•瓦历斯负责,但是在大正12年(1923)的关东大地震时遭到破损而被关闭,之后被拆毁。

管风琴的键盘上,能够看到英国阿博特•史密斯公司的铭牌。

透过管风琴表面古朴的装饰和纹理能够感觉到它所在的时代。随着往旧奏乐堂的移建,曾经破损严重的管风琴也重现了往日的风采。

风琴的背面,排列着很大的风箱和管子。

透过馆内的小窗,可以看到泷廉太郎的背影。

南葵乐堂
于大正7年(1918)设立在麻布的纪州德川家里。其方案设计是由英国建筑师布鲁梅尔•托马斯,施工图设计是威廉•瓦历斯负责,但是在大正12年(1923)的关东大地震时遭到破损而被关闭,之后被拆毁。

管风琴的键盘上,能够看到英国阿博特•史密斯公司的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