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地下4樓的東北新幹線E5系「隼」號列車
現在的上野車站,是在昭和5年(1930年)的時候,隨著上野-鶯谷之間路段的震災修復工程一起開始興建的,7年(1932年)建造完成並開始營運。依據當時鐵道省(設計師:酒見佐市)的設計,建造了乘車入口與下車出口上下分離,2層樓鋼筋水泥為基礎的建築。這個地區,本來就因為地層鬆軟,地下水不斷湧出的關係,必須花費很多工夫在防水工程的建設。直到現在,地層的改善與建築物的維護工程也仍舊持續在進行中。昭和60年(1985年)建造了地下車站,接著新幹線開始營運,上野車站的機能也隨之大大地改變。原本設置在2樓的站務機能都轉移到1樓,而原本的2樓則改建為全新的商業設施,也就是被稱為「站內」的車站複合式設施,這樣的設施在全東京都內,算是很早期被建設完成的一個車站。
在從事目前車站建設工程的鹿島建設的網站上,有一段「上野車站的歷史」的介紹,詳細記載了上野車站的建造過程。

東北・上越新幹線經過大宮站,分別到達新青森、新瀉站。秋田新幹線則是經由仙台、盛岡等城市最後到達秋田站。而長野新幹線則是直通運行至長野車站。


秋田新幹線的「小町」號車體上,貼有「加油日本!加油東北!」標語的貼紙

秋田新幹線E3系「小町」號列車
上野車站透過常磐線、京濱東北線和山手線,連結了東京都心與郊區,每天有許多通勤族在此往來,不僅如此,上野車站對於前往東北、上越、長野方向的旅客來說,更是重要的乘車地點。進出車站,除了中央剪票口之外,還有位於中央2樓往不忍池方向的不忍剪票口、3樓往上野公園方向的公園剪票口、往入谷方向的入谷剪票口等4個地方,此外,鄰近上野車站的京成上野站,在地下有東京Metro的出入口,每天早上通勤族由此經過複雜的通道前往每個剪票口,到了黃昏下班的時候,又再次經過各個出入口往郊外方向回家。在公園出口,因為到上野恩賜動物園或上野公園參觀的學生或遊客眾多,搭車時往往都是人潮擁擠。如果想要悠閒地前往札幌旅行,搭乘仙后號特急寢台列車是很受歡迎的選擇,它的起點也正是在上野車站。

這裡模擬展示了列車最後一節車廂的唯一一間套房(景觀套房)

套房(景觀套房)的模擬展示空間內部
套房內除了兩張單人床,為了方便從車廂尾端的大窗戶眺望車廂外的風景,還設置了沙發,此外還可以享用懷石料理,房間內也有淋浴間可供使用。這樣的景觀套房,一輛列車只有一間,因此預約總是早早就客滿。

通往東京Metro銀座線的樓梯
這裡是一條充滿昭和時代懷古風情的地下道。


東北・上越新幹線經過大宮站,分別到達新青森、新瀉站。秋田新幹線則是經由仙台、盛岡等城市最後到達秋田站。而長野新幹線則是直通運行至長野車站。


秋田新幹線的「小町」號車體上,貼有「加油日本!加油東北!」標語的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