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September 15, 2014 / Update on December 1, 2019
Published on September 15, 2014 / Update on December 1, 2019

江戶傳統工藝的精粹,就在江戶下町傳統工藝館裏。


要想捍衛傳統恒久不變談何容易,既要有信守傳統不能改變的恒心,又要在基于傳統之上,靈活地融入時代的變化,如何不讓其被潮流所取代等方面的思考,成爲了江戶下町傳統工藝館的座右銘。

關于2層展示室

台東區傳統工藝振興會會長田中義弘,引領我們在館內參觀。


江戶木版畫(長尾 雄司•次朗)
 這是木版畫,在大哥雄司先印刷完之後,由老二次朗負責雕刻。另外,姐姐也參與雕刻來著呢。
 

錫器(中村 圭一)
 這是錫器。錫的熔點相對較低,因此比較柔軟,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會變形。這些不是敲制出來的,是用削切技法制作出來的。對錫器的需求主要以名古屋方面爲主,東京的需求主要是以銀器爲主的。
 錫的價格和銀相比並不怎麽高。錫的優點是,讓冷的東西能夠較長時間的保冷,使熱的東西又能長時間的保溫。一般的人對于這些金或銀的金屬制器皿,相較于其做工上的精細程度卻更在意比較它的重量,其實這雕刻工藝以及如何把它做的很薄才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銅器(星野 保)

銅器(星野 保)
 這采用的是敲制技術。銅的殺菌力較強,熱傳導率又高。價格也不怎麽昂貴。
 

木工工藝•神興(種谷 吉次)

木工工藝(種谷 吉次)
 這是木工工藝品,主要以制作神興(注:供有神牌位的轎子)爲主,這是奈良藥師寺東塔的縮小模型。
 

神佛法具飾物(川島 利之)
 這些是金具飾物。不光在家具等器物上使用,在淺草地區有很多針對神興的金具制造方面的工作也很多。另外在神具和佛具上也使用廣泛。
 

金銀箔粉工藝(田部井 稔)
 這是金銀箔粉工藝品,本來日式拉門上的花紋等是用金銀箔粉描畫出來的,現在人們幾乎都不用了,最近用來制作壁挂等工藝品。
 

镂金(野沢 忠義)
 

東京銀器(泉 健一郎)
 最近流行制作镂金的手镯等飾物,其實泥金畫和镂金的匣子從前就有,我們將它與現代相結合,在制作類似這樣的一些制品。 (右段繼續)

東京銀器(河內 巌)
 

招牌雕刻(左:大久保 光博、右:坂井 智雄)
 

招牌雕刻(坂井 保之)
 這是木雕招牌,最近制作招牌很多都采用塑料制作了,坂井先生一直保持著木雕制作,如今倍受青睐,同時他也在制作名牌等。
 下面的照片,是手工木雕作品。近年來,逐步采用了計算機和機械加工制作,照著一個模子想制作出多少來都可以,現在逐漸將制作地點移向台灣等海外地方。所以,能夠看得出手工木雕作品的妙處的人越來越少了。
 

江戶木工(木村 正)
 

江戶竹簾(田中 耕太郎) 、江戶木工•手鏡套裝(木村 正) 、三味線箱•桑木象棋盒(中西 正夫)
 

江戶木工(木村 正)
 

江戶木紋人形(菊地 之夫)
 這邊陳列的是人形。在淺草有很多人形的大型批發店,在那一帶有專門做人形頭的,有專門做人形服裝的,還有專門做人形腳的,他們各自有著具體的分工。比如五月人形(注:端午人形)和三月的傳統節日的人形(注:三月三日,也稱爲女兒節)等,一組套裝由15組人形構成,每年都要制作一批這些人形。
 

江戶玳瑁(赤塚 顯)
 

江戶玳瑁(矶貝 實•克實)
 華盛頓條約簽訂以後,使用玳瑁變得比較困難。要說眼鏡還是用玳瑁制作的比較好,一般眼鏡戴上之後會往下滑,如果是用玳瑁制作的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東京縧帶(川勝 新市)
 系帶子是從江戶後期普及起來的,據說起先是由歌舞伎的演員們系著的縧帶開始流行起來的。平著編的叫做[平編],編成圓形繩狀的叫做[圓編],由八組帶子作芯編織出像杉樹葉子般整齊排列著的紋樣的叫做[角編]等,通過這些基礎方法,發展出了多種多樣的編法。

要想捍衛傳統恒久不變談何容易,既要有信守傳統不能改變的恒心,又要在基于傳統之上,靈活地融入時代的變化,如何不讓其被潮流所取代等方面的思考,成爲了江戶下町傳統工藝館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