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漫步在工匠之城
传承百年 想叙说的魅力和思想

江户玳瑁壳师 田中 淳功

作为延续了上百年的[江户玳瑁田中]的第三代传人,我从18岁开始的40多年里,一直作为江户玳瑁师而努力。平成18年(2006年)我通过了[文之京技能名匠者]认证。在自己住宅的工作室里还开办着体验教室。


 


 


田中 淳功
  

材料是玳瑁(海龟的一种)的甲壳。
 

以心型为主题的垂饰。只要能设计出来,不管是什么造型都能够作出来。

玳瑁就是

 
玳瑁据说是从葡萄牙经中国,从香港传入长崎的。日本的玳瑁基本是从长崎推广开来的,江户玳瑁作为传统工艺得到了东京都的认证,与长崎的玳瑁作品并无区别,材料相同制作方法上也基本一样。从前在大阪也曾有这一行的手工艺人,但现在应该不多了。玳瑁壳作品的制作材料只使用一种被称为玳瑁的海龟,玳瑁的汉字写作鳖壳。在江户时代,因为曾经禁止使用玳瑁壳,据说曾经用鳖的壳伪造过。

 

玳瑁的魅力所在

 
说到玳瑁工艺品的消费者,大多认为主要是针对老年人,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也逐渐喜欢佩带。玳瑁壳的眼镜框,带上去的感觉和一般镜框不同,十分舒适,买了第一副以后,一定会来买第二副、第三副。用玳瑁壳做的掏耳勺,使用的时间越久越顺手。因为玳瑁壳是天然素材,所以手感自然温馨。而且天然纹理各不相同,如果注意保养的话使用的就会更长远,发卡,绦带等不会过时的饰物,很多人都是自己使用过后,又会传给孙子。

立志要成为一名江户玳瑁师的原因

 

使您立志要成为一名江户玳瑁师的原因。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玳瑁师,我是看着他的背影长大的,走入这一行也相对较早。在我高中毕业18岁的时候,进了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开的玳瑁眼镜店,拜其为师跟着学徒。在玳瑁工艺这一行里,有做装饰品的工艺人,也有做眼镜的工艺人。我父亲是做日式绦带和发卡等装饰品的手工艺人,我是在眼镜店学的徒,做的东西有9成都是眼镜。
 

关于玳瑁

 
玳瑁制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材料只使用一种叫做玳瑁的一种海龟,它有13片背甲,腹部以及身体周围也有13枚形状各异的甲壳,虽说把周围锯齿状东西叫爪子,用这个可以做成米黄色的东西,也是价格最昂贵的部位。一般这个部位的颜色都发黑。100只里有80至90只都是黑色的,其中只有10只左右泛着白色的海龟,对于甲壳,每一只海龟都各不相同,从颜色到纹理都不一样。制作相对较薄的作品时,用5岁左右的小龟就可以,一般长不到10年左右的话是做不成玳瑁制品的。
 
除了玳瑁以外,还能用别的材料制作玳瑁壳工艺品吗?
 
 能够用来制作玳瑁壳工艺品的只有玳瑁,用其他材料的话,在粘合上都不怎么理想,也有用青海龟和玳瑁组合起来制作的工艺品,但是因为粘合的不够令人满意所以现在不怎么用了。在战前是禁止输入玳瑁的,于是就有一些手工艺人曾试图用马或牛的蹄子来做。因为从江户时代开始玳瑁壳就是禁品了,从前的制品几乎都不是用的玳瑁壳。因为颜色接近,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差异。只有像大名(日本古代对诸侯的称呼)这样身份很高的人,才拥有真正的玳瑁壳制品。另外,玳瑁壳也会遭虫咬而劣化,在仓库里储存着的很难保存下来。
 
和从前的技术以及制品上有什么不同吗?
 
 以前没有机器,研磨都是用鹿皮,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磨。粘合时好像用的是蛋白。用熨斗代替火盆,一边调节热度一边进行粘合。最近饰物中的别针、垂饰、项链等西洋特色的产品比较受欢迎。至于书签和裁纸刀,只是想到哪做到哪而已,只要有订单什么都可以做,到现在为止做过的还有整理胡须的梳子和香盒、念珠等。
 
在平成5年(1993)的签订的华盛顿条约后,玳瑁成了禁止输入品,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呢?另外,今后玳瑁制品将来会如何发展呢?
 
 从禁止输入开始已经15年过去了,大家都是靠库存在维持着。现在在冲绳的石垣岛上正在尝试着人工养殖,并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数年后应该就可以使用人工养殖的玳瑁了吧。至于养殖和天然的之间的差别,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
 

关于制造技术

 
请介绍以下它的制造技术。
 
 先描画出形状然后切出来。然后使用一种只有玳瑁手工艺人才使用的用来粗刨的锉刀,用锉刀先把表面的瑕疵去掉,再用小刀去掉锉刀留下的划痕,接下来用砂纸打磨,之后再用木贼茎打磨,然后再用热处理与水进行把它压平。
玳瑁壳是比较薄的东西,象眼镜这样相对较厚的东西,都是把数枚玳瑁壳粘合在一起后做出来的,虽说厚但是边缘部分是比较
 薄的,先把边儿粘成相同的厚度,粘好之后再调整形状然后打磨。粘和工作也要用热处理和水压平,因为玳瑁壳含有胶质,一加热表面会略显融化,很自然地就粘上了。调整形状时用金属或锉进行切削和弯曲加工,或者把表面刨取圆角等。装饰品是从一开始就切好了形状的,但是眼镜必须保证做到左右对称,所以在进入形状调整阶段就做成两个。因为玳瑁眼镜要一件一件的做,相对就比较花时间。全部部件都用玳瑁壳做的眼镜每一副要花2天左右的时间,在最后的完成阶段也有想加雕刻的顾客,虽然有专门做雕刻的,但也有自己就都做了的手工艺人。
 
哪一道工序是最难的呢?
 
 最难的算是粘合了,必须要每层玳瑁壳平滑完整的粘贴在一起。所以人们都说越是出自熟练的手工艺人之手的玳瑁壳制品越是不容易剥落。龟甲每长一年就会长一道年轮,因此,材料本身也有龟裂的可能性。有时由于当年的气候原因而导致自然裂开的情况也是有的。
 

关于作品

 
色彩艳丽的玳瑁壳眼镜,这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是用染了色的玳瑁壳。把薄的发白色的玳瑁壳染上色夹在中间粘合,这样夹在里面的绿色红色就会透过来。近来,想做更加迎合时代的眼镜,于是就尝试使用染色的方法。其他手工艺人也试着这么作过,实际上使用染色玳瑁壳的手工艺人并不多。装饰品也是一样,专门为年轻人设计制作了发带、手机挂件、USB闪存等饰物,曾经在百货商场里展示过并被推广商品化了。(染上了鲜艳色彩的玳瑁眼镜架)
 
装饰品采用较多的主题是什么呢?
 
 装饰品的主题是各式各样的。拿昆虫来说,有蜻蜓、蝴蝶、金花虫等。日式风格的卡子和绦带较多,也受别的手工艺人之托画一些泥金画什么的。从前没有人画过设计图,只靠用[拧]等制作一些简单形状的作品较多,现在不管是设计还是形状都是丰富多彩,可以制造很多东西。也有的顾客来定做像滑冰鞋形的别针和般若纹样的绳状领带、弦拨子形的挂件等饰品。

(左:垂饰、绦带兼用-作过枪金的作品、右:绳状领带-在玳瑁上画泥金画)
 
有把从前的玳瑁壳制品拿来翻新的人吗?
 
 做旧物翻新的人并没有很多,即便是从前的样式但作为纪念品也愿意带在身上的人会来寻找像我们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人的。因为在百货商场里并没有修理和打磨的服务,所以才会来寻找我们这样的专业店铺。从前持有的具有纪念意义眼镜呀,因为有纪念意义所以希望加工成个什么东西的等,对于这样的订单的话,一般会加工成耳环或项链、打磨完眼镜架后更换镜片等服务。
 
image_09.png image_10.png image_11.png
 
请介绍一下玳瑁壳制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好吗?
 
 因为玳瑁壳的材料是蛋白质,如果一年不用收起来的话就会招虫咬,在桐木箱子里放入樟脑球,每隔半年要透透空气,尽量擦掉上面的油脂,象眼镜这样每天使用的东西,每天睡前用柔软的布擦拭的话会更持久耐用。
玳瑁壳比较怕水蒸气,浴室和水分对它都是不太好的,立刻擦掉的话倒不会有什么问题,搁置不管的话会裂缝劣化。一打磨就又会象新的一样,若是眼镜的话,1年或2年就拿出去打磨一次的话就会更加持久耐用。
 

关于田中先生的创作活动

 
您在网上的有关动画网站的演出、还举办着体验教室,具体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活动呢?
 
 最主要是如何获得材料(玳瑁壳)的问题,还有苦于没有继承人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机会接触真正的玳瑁壳。为了让年轻人能够有机会了解玳瑁壳及其技术,所以对于采访活动我一般都会积极响应。由于价格高,所以买眼镜的顾客,60岁以上的人比较多,但是在制作上我们还准备了很多适合40岁至50岁的人带的眼镜,材料虽然贵,但都是完全不用机器的全手工制品,无论如何是要贵一些的,请一定感受一下拿在手上的感觉。
 大约是从前年开始,我开办了体验教室。作为修学旅行和课外授课的场所,学生们逐渐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先作好准备工作后,用线锯又据又磨,教他们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做出简单挂件等作品。

田中 淳功
 
 

材料是玳瑁(海龟的一种)的甲壳。
 

以心型为主题的垂饰。只要能设计出来,不管是什么造型都能够作出来。
 

 

玳瑁就是

 
 
玳瑁据说是从葡萄牙经中国,从香港传入长崎的。日本的玳瑁基本是从长崎推广开来的,江户玳瑁作为传统工艺得到了东京都的认证,与长崎的玳瑁作品并无区别,材料相同制作方法上也基本一样。从前在大阪也曾有这一行的手工艺人,但现在应该不多了。玳瑁壳作品的制作材料只使用一种被称为玳瑁的海龟,玳瑁的汉字写作鳖壳。在江户时代,因为曾经禁止使用玳瑁壳,据说曾经用鳖的壳伪造过。
 

玳瑁的魅力所在

 

 
说到玳瑁工艺品的消费者,大多认为主要是针对老年人,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也逐渐喜欢佩带。玳瑁壳的眼镜框,带上去的感觉和一般镜框不同,十分舒适,买了第一副以后,一定会来买第二副、第三副。用玳瑁壳做的掏耳勺,使用的时间越久越顺手。因为玳瑁壳是天然素材,所以手感自然温馨。而且天然纹理各不相同,如果注意保养的话使用的就会更长远,发卡,绦带等不会过时的饰物,很多人都是自己使用过后,又会传给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