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組紐所用的真絲線材,如今隨著日本國內生産數量的減少而變得稀缺,不得不依靠海外産的真絲,因此也造成了自古以來就用日本國産真絲進行染色的被稱爲日本色(也稱和色)的獨特色彩的逐漸消失。有職組紐道明公司是從染色做起,染制出獨特色彩的絲線,編制還原那些具有傳統色彩及圖案的組紐,也注意從繪畫等方面捕捉靈感,爲開拓創新新的色彩和圖案而不懈努力。
在店鋪中挂著許多和色(日本傳統色)絲線,僅和色中的素色就擁有180個色階之多。

爲裝飾佛具和日用工具編制的裝飾紐


在染色工房裏用手工染制日本獨有的色彩。被稱爲暈繝(jian 4聲)的,是用同色系中從濃色到淡色排列染出濃淡變化的染色法,需要用到5個色階的線。被稱爲“大暈”的是在染色階段加入退暈效果,在原底線中加入濃色線的染色法。

在工房中將曾經用過的絲線和組紐保存起來,留作參考資料。

該公司對國內外各種各樣的組紐及圖案花色進行了廣泛調查,並將其編制再現後保管收藏,這些資料將會是創作新作品和新形式的契機。


編制再現出各個地方的多種多樣的組紐和圖案

編制再現的正倉院中留存的組紐

編制再現的安第斯的組紐

該社的傳統組紐的解說書

奈良時代

平安時代
從中國傳來的組紐編制技法在日本落地紮根,到奈良時代得到普及,經過平安、鐮倉·室町、再到江戶時代,對組紐傳統的發展曆程進行調查,並編制再現古代的組紐制品。


爲了編出讓現代的人包括海外也能接受的組紐制品而展開新的嘗試

道明組紐教室(道明古式系組法教處)的作品展宣傳冊(2014)
封面作品是從高更的繪畫作品中獲得靈感後制作的挂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