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October 23, 2018
Published on October 23, 2018

组纽的技术随着在各种用途中的不断扩大,达到了很深的造诣。

桐生堂的工房

桐生堂
 

 
江户组纽桐生堂(株式会社桐生堂),是1876年(明治9)创业的组纽工房。在台东区浅草地区拥有组纽和日式杂货的店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来自国内外的观光客们,这里也成为了了解日本工艺品的一扇窗户。(台东区浅草1丁目32番12号)


利用方台编制组纽,正在编制大型的羽织纽。

 当今的组纽,有多种多样的编制方法和广泛的用途,例如日式服装的带缔(束紧用的细绦带)、羽织纽、袋子类、日本刀的刀装、还有首饰饰品等方面都用得到。由于编组纽基本都是用手来编的手工作业,结构精密编制过程繁琐又精心。根据用线、用色、和编制方法的不同可以编出精彩纷呈表情各异的组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组纽的编法有很多种,其中大部分都是使用编制台来编的,下面介绍的这些是具有代表性的编制台和编制方法。
 

方台

方台的构造由方形的镜面(上板),台板和悬垂组纽的滑轮组成,比较适合编线数少的组纽,能编4股编(用4个线球编的基本编法),8股编(用8个线球编的圆组纽),丸唐编(丝线交叉编制的圆组纽),平唐编(与丸唐编法相同的平编法),鸭川编(是日本独特的编制法对丝线的捻搓力强)等多种多样的编法。
 

圆台

由圆形的镜面(上板),台腿和台板组成的编制台,镜面中央有个圆孔能将编好的组纽从中间悬垂下去。由于用线球的数量有限,不大适合编太复杂的组纽,比较适合编从简单到复杂的唐编法的组纽。圆台也是编制冠编(用于帽婴的组纽编法),丸源氏编(用不同颜色的线编出羽毛箭形图案的编法),平源氏编(丸源氏编的扁平编法),洋角编(用8股编的组纽为芯编出杉树针叶状的组纽),御岳编(将方形8股编或洋角编的两股结成一股的组纽编法),唐编(编羽毛箭形图案的笹浪编法的变形)等组纽时使用的编制台。
 

绫竹台

其构造是将羽毛箭形的木棒固定在木框上的编制台,编制方法是先在木框上打好经线(横线)后,将经线分出上下,并在上下横线之间穿入纬线(纵线),用木制刮刀将线刮紧打实。是个适合平编法的,可编出多种图案的编制台。
 

高台

高台的结构是在大型木框上挂着左右2段工字形线轴的线,是一种被称为绫书的编法,一边编一边用竹制的刮刀把线刮紧打实,通过变换上下2段线的颜色可编出图案。高台适合用于编复杂的花色图案,如高丽编(用于编图案纹理细密紧实的编制方法),大和编(编表里颜色和图案不同时的编制方法),笹浪编(编细竹和波浪状图案的编制方法),贝口编(像两片贝壳的嘴一样,也类似龟甲图案的编制方法),安田编(编格子状图案的编制方法),内记编(将安田编的表里组合起来的编制方法),亩打编(将高丽编连接起来的编制方法)等多种多样的编制方法,和圆台一样用法多样。
 

内记台

通过转动齿轮带动挂着线的叶片形木板进行编制的编制台,相传是在江户后期发明的,这是一种达到了半自动化的编制台,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如今已经基本不使用这种编制方式了。
 

为相扑力士做的羽织纽,用丝线量多编得特别粗大。

编成的羽织纽 
 

平编的羽织纽
 

羽织纽的系结法

桐生堂
 

 

江户组纽桐生堂

江户组纽桐生堂(株式会社桐生堂),是1876年(明治9)创业的组纽工房。在台东区浅草地区拥有组纽和日式杂货的店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来自国内外的观光客们,这里也成为了了解日本工艺品的一扇窗户。(台东区浅草1丁目32番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