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葉紀念館的二層俯看一層。

一葉寫給妹妹邦子的習字字帖
一葉出生于明治5年(1872)幸橋地區(現東京都千代田區內幸町日比谷一帶),是樋口則義和多喜的二女兒,起名奈津。她從小讀書就能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僅用三天就讀完了曲亭馬琴的《南總裏見八犬傳》的逸事和模仿哥哥們讀報紙時的聲音表情都都惟妙惟肖,真的像個大人在讀報紙似的,令衆人驚訝不已,這些都記錄在妹妹邦子的筆下。
明治16年(1882)5月,在青海學校雖然是跳級畢業,但在高班同學中成績仍能排名第五,並且在升到小學高等科四年級那年的12月,竟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完成學業。但是她聽從母親[女孩子不需要學問]的意見,義無反顧地退了學。後來在父親的建議下,在明治19年(1885)得到了歌塾[萩的舍]的入門許可,開始繼續求學。在一葉的一生中這被稱為是喚起一葉對文學的熱愛和才能的契機。

搬家到上野禦徒町後,在就學的池之端私立青海學校小學高等科4年級的畢業證書(明治16年(1883)12月),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學業。(山梨縣立文學館藏)

《咏草》(明治24年(1891)12月开始25年(1892)8月的作品),共15页。文中的红笔批注和订正是主办歌塾[萩的舍]的中嶋歌子的笔跡。

明治20年(1887)2月[萩的舍]建會的紀念照片,後排左數第三人是一葉,第2排中央是中嶋歌子。(山梨縣立文學館藏)

中央是一葉(14歲),她深深感到自己的簡樸和其他門徒中達官顯貴的子弟們的盛裝相比之懸殊,但是在那一年的最初的歌會中,一葉詠頌的歌遠遠超越了同輩榮獲了最高點。

明治26年(1893)一葉轉居時,下谷龍泉寺町大音寺路(現茶屋町路)的樣子,中央貼著白牌的是一葉家的房子,這條街的前面是三島神社,遠處有連接新吉原的吊橋。(考證、上島金太郎•鹽田良平•和田芳惠)

從一葉紀念館的二層俯看一層。

明治26年(1893)一葉轉居時,下谷龍泉寺町大音寺路(現茶屋町路)的樣子,中央貼著白牌的是一葉家的房子,這條街的前面是三島神社,遠處有連接新吉原的吊橋。(考證、上島金太郎•鹽田良平•和田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