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1, 2010
Published on February 1, 2010

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是个享受历史韵味的场所。


东京国立博物馆广报室室长小林牧先生给我们介绍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庭园
 东京国立博物馆庭园内,从春天的樱花开始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建筑占地,原来在宽永寺院内,现在主楼落在宽永寺正殿的遗址附近,像是宽永寺的庭园一样。庭园中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据说跟它在创建初期曾经是管理动植物的天产部有关(注:天产部是日本明治初期博物局田中芳男为中心,负责编制各种动植物图谱)。庭园里建有应拳馆,九条馆,六窗庵,转合庵,春草庐等五栋茶室。除此以外,这里还有该馆的第一代馆长町田九成的碑和五重塔,第二回内国振兴博览会的纪念碑,铁灯笼等许多历史纪念物。

到了春天,江户彼岸樱花,正福寺樱花,米卡多吉野,兼六园菊樱花等各种各样的樱花竞相开放,来庭园里赏花的人们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应拳馆
应拳馆
作为名古屋市郊外的明眼院的书院,在宽保2年(1742)盖建的,后来移到了东京品川的益田孝的宅邸中,在昭和8年(1933)捐赠给该博物馆。因元山应拳(江户时代中期的画师,元山派创始人,1733-1795)的屏风画而名声远播,因此被命名为应拳馆。
春草庐
贞享•元禄年间(17世纪后期),河村瑞贤在淀川的改修工事时修建的休息室。昭和11年(1936)为松永安左工门(耳庵)所有,第二年移建到埼玉县所泽市的柳濑庄内,战后柳濑庄将其捐赠给博物馆,昭和34年(1959)移建到了庭园内。
九条馆
在昭和9年(1934)由九条道秀捐赠,东京赤坂的九条侯爵府邸移建过来的。地板上贴的是用狩野派的着色手法绘制的山水图,柱栏之间用一整张雕透着藤花菱的花梨板装饰而成。
转合庵
宽永年间(17世纪前半)小堀远州在京都付见的六地藏建造的茶室的一部分,后来移建到大原寂光院,昭和38年(1963)盐原千代氏将其捐赠给该博物馆。
六窗庵
庆安年间(1648-52)由金森宗和在奈良的慈眼院内建造的,明治10年(1877)移建到这个博物馆里。
六窗庵茶室

应拳馆/书院一之间
在地板之间里绘有松树,与下一间的隔门上又画满了梅的图案。推拉门和多宝格式橱架的墙上画着竹子,也就是松竹梅构成的。应拳馆用作茶室,有近50面的障壁画属于文物,出于对这些屏风画的保护目的将能够移动的部分保存在收藏库里,这样我们永远也不能看到创建时的样子了,仍然留在地板上的贴付画等也存在着保存上的问题。为此,平成17年(2005)组成了研究复制画制作的工作小组,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共同协作用数字画像处理技术完成了这项复制画的工作。在平成19年(2007)年,完成了应拳所画的37面和山本守礼所画的4面,完成了对当时的绘画空间的复原工作。
应拳馆一之间/梅图日式门
应拳馆二之间/芦雁图
用数字画像处理技术完成的复制画,应拳的署名也被非常鲜明的复原出来。
一之间地板间的松树图

应拳馆书院二之间/芦雁图(局部)
在芦池上,对大雁翩然飞落而下的样子金星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运用远近法描画出来的。


东京国立博物馆广报室室长小林牧先生给我们介绍博物馆。
 

到了春天,江户彼岸樱花,正福寺樱花,米卡多吉野,兼六园菊樱花等各种各样的樱花竞相开放,来庭园里赏花的人们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应拳馆

 

应拳馆书院二之间/芦雁图(局部)
在芦池上,对大雁翩然飞落而下的样子金星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运用远近法描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