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October 30, 2012
Published on October 30, 2012

錢湯,至今仍是維繫地域文化重要的交流管道。


梅之湯(台東區藏前4丁目)
常客的盥洗用具被放在櫃子上保管。為了讓客人可以暫時休息,擺放了許多的椅子、沙發。

 戰後因為家庭式的浴室逐漸普及,錢湯的數量正持續減少。因此針對居住在台東區內部分的65歲以上高齡者為對象,目前發行了50円就可以使用錢湯的「高齡者入浴券」。並且在9月的「老人之日、老人週間」的其中兩天,免費開放。使用者往往配合營業時間來到錢湯,在這裡熱烈的討論當地發生的各種話題。地區內的文化、交流,正是透過錢湯這樣的場所,而慢慢發芽、成長的吧。(接續下一段)

 從前,在錢湯內的庭院裡一定會有水井。然而現在,雖然也有沿用傳統方式,使用井水並利用房屋改建時不要的木材當作燃料的錢湯,但也有很多錢湯,趁著建築物改建或內部改裝而改用自來水,並且利用瓦斯或重油做為燃料。台東區內使用水井的情況也越來越少,因此地下水十分豐富,水井不會乾枯。回想過去的震災或其他災害發生時,水井跟公共浴場就成為了非常時期重要的生命線。而且,錢湯的浴槽在緊急時期的民生用水方面,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為了緊急危難時可以利用,有很多錢湯在夜間也會汲水備用呢。


台東區立谷中小學校旁的災害用幫浦
錢湯所使用的水,是從深井所汲取上來的地下水,可以做為飲用水及生活用水使用,但有一部分的水並不適於飲用。上圖的災害用汲水幫浦,汲取的是淺層地下水,只能做為生活用水使用。

 
 
 
 

台東區立谷中小學校旁的災害用幫浦
錢湯所使用的水,是從深井所汲取上來的地下水,可以做為飲用水及生活用水使用,但有一部分的水並不適於飲用。上圖的災害用汲水幫浦,汲取的是淺層地下水,只能做為生活用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