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法院作爲淺草寺的本寺,是由1777年(安永6)建造的客殿和大玄關、以及1902年(明治35)重建的大書院和大正時期以後重建的淺草寺住持大僧正的起居室等構成。修建之初曾被稱作觀音院、智樂院等,在元祿年間(1688 - 1704)又改稱爲傳法院。客殿內供奉著阿彌陀三尊,其左右擺放著德川曆代將軍的牌位和淺草寺曆代住持的牌位。同時這裏也是作爲舉辦佛家法式的場所,包括舉辦祭祀傳教大師的山家會(傳教大師是最澄法師的谥號,767-822年,天台宗的開山祖師,曾經在延曆23年即804年和空海大師一同到唐朝取經,山家會即每年六月四日祭祀大師的法會,也稱六月會),和舉辦祭祀天台大師的天台會等(天台大師即智顗,中國南朝陳、隋時代的一位高僧,世稱智者大師)。占地約12,200多平方米的庭園,傳說是寬永年間(1624-42)的小堀遠州建造的“回遊式庭園”,形成壯觀的綠化景觀。傳法院是法親王的庭院且一直是個秘園,現在仍未對外普通公開,只有在特別公開日期間舉辦庭園觀賞和茶會等活動。

傳法院庭園
傳法院庭園是一座不公開秘園,不光是建築,這裏的植物和自然環境也都具有寶貴價值。現在,庭園的背景中又增添了東京天空樹(2012年竣工的東京新電視塔,高634米),展現著新與舊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