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在什麽時代都是動物園裏最具人氣的。

向遊人開放的飛飛和歡歡的女兒童童(昭和61年(1986))
昭和63年(1988),弟弟悠悠出生了,但是為了防止近親交配,作為和陵陵交換悠悠去了北京動物園。
昭和47年(1972),中國贈送給日本大熊貓以紀念日中邦交正常化,2歲的雄性康康和4歲的雌性蘭蘭來到了上野動物園。剛來的時候它們曾臨時借住在虎山裏,昭和48年(1973),兩只大熊貓搬進了裝有玻璃的嶄新的新熊貓館。康康和蘭蘭具有超強的人氣,在紀念儀式的第二天11月5日開始正式對外開放當天,等待觀看熊貓的遊客長龍排到了2公裏以外。到昭和47年(1972),遊客的人數達到501萬人次,到昭和54年(1979)為止,遊客的人數達到了600萬至700萬人之間。在昭和54年(1979)9月,蘭蘭不幸離世。後來在昭和55年(1980),康康迎來了新的伴侶歡歡,但是在當年6月康康也突然離世。
上野動物園的曆代大熊貓,從康康、蘭蘭開始,還有歡歡、飛飛、童童、悠悠、雙雙、陵陵、以及平成23年(2011)來自中國•臥龍保護中心出生的雄性力力和雌性真真。(下段繼續)

悠閑自在的睡著了的力力
采訪時正值盛夏的炎熱季節,力力生活在裝有空調、涼爽的玻璃房間裏。房間內冷暖空調兼備還裝有地熱地板,室溫常年保持在24度。

用屁股對著遊人入睡的真真
熊貓館裏有室外運動場和室內展示場,周圍還種植著能應急時吃的竹林,盡量接近他們出生地中國四川省的飼養環境。

雄性的飛飛和慈性的歡歡
繁殖養育了三頭熊貓初初、童童和悠悠。第一個孩子初初是在日本國內出生的頭一號,令人遺憾的是在出生43小時後去世了。
上野動物園的在對大熊貓的人工繁殖上曾經取得過3次成功,其中有2頭仍然健在。動物園除了擁有展示野生動物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積累飼養技術、健康管理等方法,加強對珍稀動物的飼養繁殖方面所做的努力。
平成12年(2000)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召開了國際大熊貓會議,參加者包括在中國以外飼養著大熊貓的美國、西班牙、德國、墨西哥、日本等5個國家。會議制定了共同繁殖大熊貓計劃。隨後,為了和墨西哥的查普特佩克動物園(Bosque de chapultepec)之間進行共同繁殖,平成13年(2001)上野動物園的陵陵踏上了去往墨西哥的旅程。陵陵為了此次繁殖計劃,往返墨西哥3次之多,成了曆史上乘坐飛機次數最多的熊貓。作為計劃的協調單位聖地亞哥動物園考慮到陵陵外出期間遊客們的要求,于平成13年(2001)臨時送來了霍加狓金比阿。另外墨西哥的查普特佩克動物園也將雌性熊貓雙雙送到日本,在上野動物園住過2年。但是這次繁殖計劃最終並未取得成功。

歡歡(剝制/所藏 國立科學博物館)
曆代的上野動物園的動物在去世以後,出于教育展示的目的,國立科學博物館等單位會將其剝制成標本或骨骼標本保管起來。歡歡的剝制標本,展示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地球館的1層。

飛飛 (剝制/所藏 國立科學博物館)
展示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地球館的3層。

亞洲象的英迪拉(骨骼標本/所藏 國立科學博物館)
昭和24年(1949)印度尼赫魯總理贈送的英迪拉很長壽,一直活到昭和58年(1983),曾經是上野動物園裏備受歡迎的寵兒。展示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地球館的1層。

産自喀麥隆的西部低地大猩猩布魯布魯,來動物園時是昭和32年(1957),平成9年(1997)去世,推定年齡是44歲,一般認為大猩猩的壽命是40歲左右,所以它是很長壽的。展示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地球館的3層。

袖珍河馬達寶(剝制/所藏 國立科學博物館)
個頭不足一般河馬的10分之1,從昭和47年(1972)至平成13年(2001)為止一直生活在上野動物園裏,後來住在南紀白賓(和歌山縣)的冒險世界(Adventure World),活到了平成17年(2005)。剛來到上野動物園時它約2歲,活得時間很長可稱得上是位老壽星。

昭和27年(1952),在大型動物還是比較罕見的年代裏,從肯尼亞迎來了長頸鹿塔卡奧,它也很長壽活到了31歲。展示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地球館的1層。

受日本動物保護協會表彰的功勞動物往日的布魯布魯

棲息在剛果森林裏的霍加狓,它屬于長頸鹿科,腿上長有條紋花樣,據說是利于在比較低的樹叢中藏身。霍加狓金比阿在平成13年(2001)來自聖地亞哥•野生動物園,活到了平成20年(2008)。

受日本動物保護協會表彰的功勞動物往日的布魯布魯

霍加狓金比阿(剝制/所藏 國立科學博物館)
棲息在剛果森林裏的霍加狓,它屬于長頸鹿科,腿上長有條紋花樣,據說是利于在比較低的樹叢中藏身。霍加狓金比阿在平成13年(2001)來自聖地亞哥•野生動物園,活到了平成20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