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仓天心纪念公园

冈仓天心(冈仓觉三、1863-1913),出生在横滨,就读于东京开成学校(现东京大学),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同校讲师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的美术理论的强烈影响,和费诺罗萨一起被文部属派到海外去考察欧美美术,在1890年(明治23)继第一代校长滨尾新之后,冈仓天心被任命为东京美术学校的第二任校长。当时学校拥有费诺罗萨、黑川真赖、桥本雅邦、高村光云、川瑞玉章、巨势小石、狩野夏雄等教员,冈仓天心奠定了该校实质性的教育基盘,后来又有黑田清辉、藤岛武二、和田应作、冈田三郎助等教员相继就任于西洋画专业和图案专业。天心于1898年(明治31)离开学校,与桥本雅邦、横山大观、下村观山、菱田春草等结成了日本美术院。这个过程也可以说证明了当时日本美术界正处在与东洋传统的碰撞和来自西洋新风潮影响的矛盾和夹缝之中的现状。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的校园里建有为纪念冈仓天心的六角堂,里面的天心像出自平栉田中之手。
冈仓天心纪念公园设立在和天心一起从东京美术学校辞职的横山大观等人设立的日本美术院的遗址上,这是台东区为纪念天心,于1967年(昭和42)开设的纪念公园。公园内修建了纪念冈仓天心的六角堂,堂内安放着平栉田中制作的天心坐像。(台东区谷中5-7-10)
文化探访·东京艺术大学
冈仓天心(1863-1913),作为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的第二任校长,致力于美术学校的设立。他后来又设立了日本美术院,同时还兼任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日本美术部长,在推广介绍日本美术及其启蒙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冈仓天心生于幕末时期1863年(文久2年)的横滨,当时横滨是座对外开放的城市。母亲去世后他曾寄宿在长延寺,在那里学习到汉文典籍,又通过在英语私塾的学习精通了英语,并凭借这份语学才能成为了费诺罗萨的助手,帮助收集日本美术品。这段经历奠定了天心后来成为国际人、以及逐步形成了日本和东洋美术界泰斗的资质。由于明治维新的混乱和废佛毁释运动,人们变得对日本美术不屑一顾,是费诺罗萨怀着对日本美术品的高度热忱及不懈地研究,并将其艺术价值推向了海外,他是后来在日本美术的复兴中起到了最重要作用的人。
受当时文部省图画调查会的委托,冈仓天心与费诺罗萨一起对古寺庙神社进行了文物调查,其中法隆寺梦殿(八角圆堂)秘佛开龛的经历,据说是天心后来亲自修建六角堂(观澜亭)的主要原因。

在1906年(明治39),日本美术院陷入经营困难,天心将日本美术院迁移到茨城县五浦(现北茨木市五浦),他将五浦比作是[东洋的巴比松](注:巴比松是巴黎南郊的一个村落,“巴比松画派”诞生于此,多位现实派画家包括柯罗、卢梭和米勒等人都到过这里)。随同搬过去的还有横山大观、菱田春草、木村武山、下村观山等人,他们一起在那里度过了一段艰难贫苦的生活,但是为后来的日本美术开拓了新风尚。天心把家也搬到五浦之后,他一方面因工作奔忙于海内外,有时也会在五浦的家中静养,或埋头垂钓,并自立称号为“五浦老人”、 “五浦钓人”。平栉田中敬慕天心,也反复雕刻过“五浦钓人”这几个字。(茨城大学美术文化研究所收藏)

冈仓天心(冈仓觉三、1863-1913),出生在横滨,就读于东京开成学校(现东京大学),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同校讲师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的美术理论的强烈影响,和费诺罗萨一起被文部属派到海外去考察欧美美术,在1890年(明治23)继第一代校长滨尾新之后,冈仓天心被任命为东京美术学校的第二任校长。当时学校拥有费诺罗萨、黑川真赖、桥本雅邦、高村光云、川瑞玉章、巨势小石、狩野夏雄等教员,冈仓天心奠定了该校实质性的教育基盘,后来又有黑田清辉、藤岛武二、和田应作、冈田三郎助等教员相继就任于西洋画专业和图案专业。天心于1898年(明治31)离开学校,与桥本雅邦、横山大观、下村观山、菱田春草等结成了日本美术院。这个过程也可以说证明了当时日本美术界正处在与东洋传统的碰撞和来自西洋新风潮影响的矛盾和夹缝之中的现状。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的校园里建有为纪念冈仓天心的六角堂,里面的天心像出自平栉田中之手。
冈仓天心纪念公园设立在和天心一起从东京美术学校辞职的横山大观等人设立的日本美术院的遗址上,这是台东区为纪念天心,于1967年(昭和42)开设的纪念公园。公园内修建了纪念冈仓天心的六角堂,堂内安放着平栉田中制作的天心坐像。(台东区谷中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