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濑博久先生

日式棉襖的衣領上用陰文印染的“ナガセ”(永濑的日語片假名)的字樣。從其設計感覺上能夠感受到他對洗練的文字的追求與熱愛。

給我們寫了“文化探訪”的字樣。(倒著看右邊是曲藝文字,左邊是江戶文字)
何謂江戶文字

江戶文字的魅力

以前的活字現在變成了字體,在計算機上有各種各樣現成的美術字體,但還是手寫的字顯得有力度,或者說醒目和給人的印象深刻。在使用文字的各種場合中、如歌舞伎使用的勘亭流字體、相撲使用的角力字體、單口相聲使用的曲藝字體等,這些在江戶庶民文化中産生,又在百姓中得以發展的各種各樣的字體,使人能夠感受到它在表現手法上的魅力。
到成為江戶文字的書法家為止
請給我們介紹一下您是如何成為江戶文字書法家的?
我出生在東京都中央區湊町,在台東區松葉町(現•松之谷)長大,從小就在各種地方和場合看過江戶文字。在神社寺院裏放著的各種牌符和祭禮用棉短和服上的文字,自己隱隱地有過自己要是也能寫這樣的字就好了的念頭。當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橘流曲藝文字掌門人橘右近老師開辦著有教室的消息,立刻就去詢問,于是我加入了恩師橘右近老師的教室,學習曲藝文字。因為同時我也喜歡千社劄,所以也去學習了東都納劄睦(納劄 栀連,也稱千社劄),在那裏有很多的機會與其他會員之間交流切磋,也有了很多近距離觀看舊符牌上的江戶文字的機會,自己也就愈加想親手寫寫試試看了。
開始在橘右橘老師的教室裏學習的時候您有多大呢?
我是1994年4月入會,當時我29歲,現在46歲已經有17年了。
修業時間(學習時間)有多長呢?在教室學習期間您從事什麽樣的工作呢?

作為江戶文字的書法家
您的工作關系,有很多去聽單口相聲的機會嗎?有沒有從單口相聲演員那裏來的訂單呢?
有時候去聽。老師對我們說不要只是學寫字,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它的世界(曲藝•千社)中去學習它的曆史和文化,只有親身去感受它寫的字才會活起來。我有緣承接完成了上野鈴木演藝場的廣告單•入場券•小冊子等的印刷業務。作為單口相聲會的幕後人員進去以後,在那裏寫節目單翻頁、當天表演曲目的即興書寫等,當時就有人用手機現場拍寫的那些曲目單。
除了承接“請寫上江戶文字”這樣的工作以外,您還承接其他什麽樣的工作呢?
有從木制招牌店過來的業務,在大招牌•小招牌•敬奉匾額等上面刻寫人名或企業名稱。也在手巾和夏天穿得單和服上寫街道名稱或同好會的名稱,也設計日式棉襖上的徽章。在做扇子的紙上直接寫上字後制作出來,能夠表達的東西有很多。因為是寫在制作好的現成産品上的字,所以字體能夠保持原來的大小,不會因為縮小尺寸而使字體破壞。
您收徒弟了嗎?
還沒有,今後可能有機會去教關于技術的東西,但目前還沒有考慮。
關于東都納劄睦
東都納劄睦,它是一個什麽樣的集會呢?
産生在江戶時期,發展流行在明治•大正時期,從題名納劄的時候開始,也是一個千社劄的交換會,是擁有110多年曆史的最古老的納劄會。所謂題名納劄,就是把寫上自己名字的符牌貼在神社寺院裏,在此期間向神佛替自己祈禱,希望能夠獲得公德無量,它是一種民間信仰行為。現在在上野禦徒町的[德大寺•摩利支天]裏,每年為愛好者們舉辦4次沙龍聚會,場面十分熱烈。
一張千社劄到完成為止,都需要哪些工序呢?
書法家或畫師寫好原稿後,移到櫻花木的版木上,雕刻師再一個色一個版的進行雕刻,染色師在和紙(日本紙)上層層上色而成的木版畫,與浮世繪的制作手法相同。
與印刷品的不同或長處,體現在那些方面呢?

關于道具
您擁有的筆有多少種類,主要使用的大概有幾只?
根據文字的大小和字的不同分別使用7至8種不同的筆,有的是買來試試看的,結果一寫才發現有的筆頭沒有彈性根本寫不好字,即便種類相同,筆毛禿散不能再用了的筆和一直使用到壽終正寢的筆我都舍不得扔掉,全部的筆都留著呢,應該有近100支了吧,好使順手的筆加起來也超不過10支。
在書寫各種不同的字體的時候,在書寫方法上有什麽不同的嗎?


永濑博久先生

日式棉襖的衣領上用陰文印染的“ナガセ”(永濑的日語片假名)的字樣。從其設計感覺上能夠感受到他對洗練的文字的追求與熱愛。

給我們寫了“文化探訪”的字樣。(倒著看右邊是曲藝文字,左邊是江戶文字)
何謂江戶文字

江戶後期,受到曾經是書寫公文時的專用字體禦家流(日本書法的流派之一)字體的影響發展派生而來的字體。現在,大致分為歌舞伎的劇目等專用的[勘亭流文字]、相撲的號碼等使用的[角力文字],曲藝中使用的[曲藝文字],千社劄等很多使用的[江戶文字(狹義上的)],這些字體統稱為[江戶文字(廣義上的) ]。
江戶文字的魅力

右)寫著[合羽橋奈可”濑(永濑)]的大招牌
以前的活字現在變成了字體,在計算機上有各種各樣現成的美術字體,但還是手寫的字顯得有力度,或者說醒目和給人的印象深刻。在使用文字的各種場合中、如歌舞伎使用的勘亭流字體、相撲使用的角力字體、單口相聲使用的曲藝字體等,這些在江戶庶民文化中産生,又在百姓中得以發展的各種各樣的字體,使人能夠感受到它在表現手法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