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漫步在工匠之城
傳承百年 想敘說的魅力和思想

江戶玳瑁殼師 田中 淳功

作為延續了上百年的[江戶玳瑁田中]的第三代傳人,我從18歲開始的40多年裏,一直作為江戶玳瑁師而努力。平成18年(2006年)我通過了[文之京技能名匠者]認證。在自己住宅的工作室裏還開辦著體驗教室。


 


 


田中 淳功
 

材料是玳瑁(海龜的一種)的甲殼。
 

以心型為主題的垂飾。只要能設計出來,不管是什麽造型都能夠作出來。

玳瑁就是

 

玳瑁據說是從葡萄牙經中國,從香港傳入長崎的。日本的玳瑁基本是從長崎推廣開來的,江戶玳瑁作為傳統工藝得到了東京都的認證,與長崎的玳瑁作品並無區別,材料相同制作方法上也基本一樣。從前在大阪也曾有這一行的手工藝人,但現在應該不多了。玳瑁殼作品的制作材料只使用一種被稱為玳瑁的海龜,玳瑁的漢字寫作鼈殼。在江戶時代,因為曾經禁止使用玳瑁殼,據說曾經用鼈的殼僞造過。

 

玳瑁的魅力所在

 

說到玳瑁工藝品的消費者,大多認為主要是針對老年人,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也逐漸喜歡佩帶。玳瑁殼的眼鏡框,帶上去的感覺和一般鏡框不同,十分舒適,買了第一副以後,一定會來買第二副、第三副。用玳瑁殼做的掏耳勺,使用的時間越久越順手。因為玳瑁殼是天然素材,所以手感自然溫馨。而且天然紋理各不相同,如果注意保養的話使用的就會更長遠,發卡,縧帶等不會過時的飾物,很多人都是自己使用過後,又會傳給孫子。

立志要成為一名江戶玳瑁師的原因

 

使您立志要成為一名江戶玳瑁師的原因。

 
 我的父親曾經是一名玳瑁師,我是看著他的背影長大的,走入這一行也相對較早。在我高中畢業18歲的時候,進了我父親的一位朋友開的玳瑁眼鏡店,拜其為師跟著學徒。在玳瑁工藝這一行裏,有做裝飾品的工藝人,也有做眼鏡的工藝人。我父親是做日式縧帶和發卡等裝飾品的手工藝人,我是在眼鏡店學的徒,做的東西有9成都是眼鏡。
 

關于玳瑁

 

玳瑁制品,是用什麽材料制作而成的?

 
 材料只使用一種叫做玳瑁的一種海龜,它有13片背甲,腹部以及身體周圍也有13枚形狀各異的甲殼,雖說把周圍鋸齒狀東西叫爪子,用這個可以做成米黃色的東西,也是價格最昂貴的部位。一般這個部位的顔色都發黑。100只裏有80至90只都是黑色的,其中只有10只左右泛著白色的海龜,對于甲殼,每一只海龜都各不相同,從顔色到紋理都不一樣。制作相對較薄的作品時,用5歲左右的小龜就可以,一般長不到10年左右的話是做不成玳瑁制品的。
 

除了玳瑁以外,還能用別的材料制作玳瑁殼工藝品嗎?

 
 能夠用來制作玳瑁殼工藝品的只有玳瑁,用其他材料的話,在粘合上都不怎麽理想,也有用青海龜和玳瑁組合起來制作的工藝品,但是因為粘合的不夠令人滿意所以現在不怎麽用了。在戰前是禁止輸入玳瑁的,于是就有一些手工藝人曾試圖用馬或牛的蹄子來做。因為從江戶時代開始玳瑁殼就是禁品了,從前的制品幾乎都不是用的玳瑁殼。因為顔色接近,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差異。只有像大名(日本古代對諸侯的稱呼)這樣身份很高的人,才擁有真正的玳瑁殼制品。另外,玳瑁殼也會遭蟲咬而劣化,在倉庫裏儲存著的很難保存下來。
 

和從前的技術以及制品上有什麽不同嗎?

 
 以前沒有機器,研磨都是用鹿皮,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磨。粘合時好像用的是蛋白。用熨鬥代替火盆,一邊調節熱度一邊進行粘合。最近飾物中的別針、垂飾、項鏈等西洋特色的産品比較受歡迎。至于書簽和裁紙刀,只是想到哪做到哪而已,只要有訂單什麽都可以做,到現在為止做過的還有整理胡須的梳子和香盒、念珠等。
 

在平成5年(1993)的簽訂的華盛頓條約後,玳瑁成了禁止輸入品,你們是如何應對的呢?另外,今後玳瑁制品將來會如何發展呢?

 
 從禁止輸入開始已經15年過去了,大家都是靠庫存在維持著。現在在衝繩的石垣島上正在嘗試著人工養殖,並在朝著産業化的方向發展,雖然現在還不能斷言,數年後應該就可以使用人工養殖的玳瑁了吧。至于養殖和天然的之間的差別,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
 

關于制造技術

 

請介紹以下它的制造技術。

 
 先描畫出形狀然後切出來。然後使用一種只有玳瑁手工藝人才使用的用來粗刨的锉刀,用锉刀先把表面的瑕疵去掉,再用小刀去掉锉刀留下的劃痕,接下來用砂紙打磨,之後再用木賊莖打磨,然後再用熱處理與水進行把它壓平。
 玳瑁殼是比較薄的東西,象眼鏡這樣相對較厚的東西,都是把數枚玳瑁殼粘合在一起後做出來的,雖說厚但是邊緣部分是比較薄的,先把邊兒粘成相同的厚度,粘好之後再調整形狀然後打磨。粘和工作也要用熱處理和水壓平,因為玳瑁殼含有膠質,一加熱表面會略顯融化,很自然地就粘上了。調整形狀時用金屬或锉進行切削和彎曲加工,或者把表面刨取圓角等。裝飾品是從一開始就切好了形狀的,但是眼鏡必須保證做到左右對稱,所以在進入形狀調整階段就做成兩個。因為玳瑁眼鏡要一件一件的做,相對就比較花時間。全部部件都用玳瑁殼做的眼鏡每一副要花2天左右的時間,在最後的完成階段也有想加雕刻的顧客,雖然有專門做雕刻的,但也有自己就都做了的手工藝人。
 

哪一道工序是最難的呢?

 
 最難的算是粘合了,必須要每層玳瑁殼平滑完整的粘貼在一起。所以人們都說越是出自熟練的手工藝人之手的玳瑁殼制品越是不容易剝落。龜甲每長一年就會長一道年輪,因此,材料本身也有龜裂的可能性。有時由于當年的氣候原因而導致自然裂開的情況也是有的。
  

關于作品

 

色彩豔麗的玳瑁殼眼鏡,這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是用染了色的玳瑁殼。把薄的發白色的玳瑁殼染上色夾在中間粘合,這樣夾在裏面的綠色紅色就會透過來。近來,想做更加迎合時代的眼鏡,于是就嘗試使用染色的方法。其他手工藝人也試著這麽作過,實際上使用染色玳瑁殼的手工藝人並不多。裝飾品也是一樣,專門為年輕人設計制作了發帶、手機挂件、USB閃存等飾物,曾經在百貨商場裏展示過並被推廣商品化了。(染上了鮮豔色彩的玳瑁眼鏡架)
 

裝飾品采用較多的主題是什麽呢?

 
 裝飾品的主題是各式各樣的。拿昆蟲來說,有蜻蜓、蝴蝶、金花蟲等。日式風格的卡子和縧帶較多,也受別的手工藝人之托畫一些泥金畫什麽的。從前沒有人畫過設計圖,只靠用[擰]等制作一些簡單形狀的作品較多,現在不管是設計還是形狀都是豐富多彩,可以制造很多東西。也有的顧客來定做像滑冰鞋形的別針和般若紋樣的繩狀領帶、弦撥子形的挂件等飾品。
 

左:垂飾、縧帶兼用-作過槍金的作品、右:繩狀領帶-在玳瑁上畫泥金畫

  

有把從前的玳瑁殼制品拿來翻新的人嗎?

 
 做舊物翻新的人並沒有很多,即便是從前的樣式但作為紀念品也願意帶在身上的人會來尋找像我們這樣的傳統手工藝人的。因為在百貨商場裏並沒有修理和打磨的服務,所以才會來尋找我們這樣的專業店鋪。從前持有的具有紀念意義眼鏡呀,因為有紀念意義所以希望加工成個什麽東西的等,對于這樣的訂單的話,一般會加工成耳環或項鏈、打磨完眼鏡架後更換鏡片等服務。
 

image_09.png image_10.png image_11.png
 

請介紹一下玳瑁殼制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好嗎?

 
 因為玳瑁殼的材料是蛋白質,如果一年不用收起來的話就會招蟲咬,在桐木箱子裏放入樟腦球,每隔半年要透透空氣,盡量擦掉上面的油脂,象眼鏡這樣每天使用的東西,每天睡前用柔軟的布擦拭的話會更持久耐用。
玳瑁殼比較怕水蒸氣,浴室和水分對它都是不太好的,立刻擦掉的話倒不會有什麽問題,擱置不管的話會裂縫劣化。一打磨就又會象新的一樣,若是眼鏡的話,1年或2年就拿出去打磨一次的話就會更加持久耐用。
  

關于田中先生的創作活動

 

您在網上的有關動畫網站的演出、還舉辦著體驗教室,具體都有一些什麽樣的活動呢?

 
 最主要是如何獲得材料(玳瑁殼)的問題,還有苦于沒有繼承人的問題,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什麽機會接觸真正的玳瑁殼。為了讓年輕人能夠有機會了解玳瑁殼及其技術,所以對于采訪活動我一般都會積極響應。由于價格高,所以買眼鏡的顧客,60歲以上的人比較多,但是在制作上我們還准備了很多適合40歲至50歲的人帶的眼鏡,材料雖然貴,但都是完全不用機器的全手工制品,無論如何是要貴一些的,請一定感受一下拿在手上的感覺。
 大約是從前年開始,我開辦了體驗教室。作為修學旅行和課外授課的場所,學生們逐漸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裏。先作好准備工作後,用線鋸又據又磨,教他們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做出簡單挂件等作品。


田中 淳功
 
 

材料是玳瑁(海龜的一種)的甲殼。
 

以心型為主題的垂飾。只要能設計出來,不管是什麽造型都能夠作出來。

 

玳瑁就是

 

 
玳瑁據說是從葡萄牙經中國,從香港傳入長崎的。日本的玳瑁基本是從長崎推廣開來的,江戶玳瑁作為傳統工藝得到了東京都的認證,與長崎的玳瑁作品並無區別,材料相同制作方法上也基本一樣。從前在大阪也曾有這一行的手工藝人,但現在應該不多了。玳瑁殼作品的制作材料只使用一種被稱為玳瑁的海龜,玳瑁的漢字寫作鼈殼。在江戶時代,因為曾經禁止使用玳瑁殼,據說曾經用鼈的殼僞造過。
 

玳瑁的魅力所在

 

 
說到玳瑁工藝品的消費者,大多認為主要是針對老年人,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也逐漸喜歡佩帶。玳瑁殼的眼鏡框,帶上去的感覺和一般鏡框不同,十分舒適,買了第一副以後,一定會來買第二副、第三副。用玳瑁殼做的掏耳勺,使用的時間越久越順手。因為玳瑁殼是天然素材,所以手感自然溫馨。而且天然紋理各不相同,如果注意保養的話使用的就會更長遠,發卡,縧帶等不會過時的飾物,很多人都是自己使用過後,又會傳給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