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漫步在工匠之城

江户木工师 木村正

他18歲時進京,經人介紹他開始師叢于江戶木工界的重要人物島崎國治的門下,學徒13載後自立門戶,他于2002年(平成14年)被認定爲傳統工藝士。木村作爲一名繼承了由前田文之助(桑明)派所代表的正統流派技藝的江戶木工師,手藝超群。桑明派以在木工界中采用堪稱最高級的木材島桑木材來制造家具,稱爲“桑木木工師”。(注:桑木木工師由于僅使用高貴的桑木作爲材料進行創作,其級別高于一般的木工師)


 


 


木村 正
 

拼接方法采用的是以榫頭和卯眼進行組合的榫卯結構法。
 

禦藏島(海島名)的桑木使用時間越久經陽光曝曬,越會醞釀出帶有韌勁兒的美麗光澤來。
 

只有手工制作才可能制作出來的各種大小尺寸的手鏡,很多女性將它買來做禮物。

江戶木工的定義

 

江戶木工指的是,在不使用任何釘子類金屬配件的情況下,運用榫卯結構進行組裝的木工制作手法。在古代從室町時代以後開始出現了專門的木工師,與塗裝粉飾的雅氣十足的京都木工藝相比,江戶木工是運用桑木、桐木等木材,本著凸顯木材本身所擁有的漂亮木紋的木工藝技術。其中,采用從位于伊豆(地名)附近的禦藏島上采伐下來的桑木最爲珍貴,特別是其木紋和色澤非常與衆不同,能夠買到而且能夠加工這種桑木的手工藝人爲數不多。禦藏島産的桑木制品用的時間越久色澤越豔麗,越用越順手。照片(上)的作品稱爲合曳,是采用傳統技法制作的凳子,凳子腿可以卸下來,不用時可以存放在平箱裏很省地方。在歌舞伎等表演中彈三味線(一種傳統的撥弦樂器)的演奏者們會坐這種合曳,因此各族掌門人一般會統一購買。

 

寶石箱
抽屜拉手是銀制的

 

人們會用我做得東西並覺得它好用,我就很高興。

 

雖被稱作手工藝人,我們也是在爲了生計。因此不管人家來訂做什麽我們都會花時間很認真的給人家做,做出來的東西能讓客人用得長久,用得高興我也就高興。在展示會上也是,第一年的時候客人買了一個去,用著好了明年又來了,這樣逐漸贏得客戶,也會讓我覺得做我們這一行真不錯啊。

在成爲江戶木工師以前

 

您是如何成爲江戶木工師的呢。

 
 從15歲起,我就在廣島的一家很小的家具工廠裏做工,後來工廠的生産規模逐漸擴大變成了個大公司,工作也變成了流水作業,感覺自己在技術上得不到更好的提高,恰巧有機會我來到了東京來到這裏做起了現在這一行,拜在師傅門下我學了13年徒。
 

學徒時間算是比較長的啊。

 
 是啊,本以爲學徒十年就可以出師的,但在第10年期滿去跟師傅談獨立的時候,師傅讓我再幫著帶3年師弟們,我覺得人該知恩圖報于是就幫著師傅帶那些剛入師門的師弟們。從前的徒弟制度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師傅的話必須得服從,而且我是師傅的第一個徒弟,于是開始按師傅的要求調教下面的師弟們。到第13年的時候,師傅把老客戶介紹給我並跟人家說我們開了分店,讓我獨立了出來。
師傅和師母都是非常好的人,他們非常替我著想。在我的幼少期,父母就去世了,我也沒有了可以托身的地方,也是爲了生存我當時從事了這一行,所以我經曆過滄桑,雖然生活並不都是高興的事,但我能遇到師傅島崎先生,想什麽時候我也要成爲一個師傅那樣的人,延續著他的意志一直做到今天。
 

關于用禦藏島的桑木作木工工藝

 

用桑木做木工工藝的木工師好像被稱爲“桑木工藝師”。

 
 從前把用桑木做木工工藝的人稱爲桑木匠,用的桑木以禦藏島産的桑木爲質量最佳(注:禦藏島隸屬與伊豆群島,距離東京200公裏,距離三宅島19公裏),從前有渡船往來于離禦藏島較近的三宅島,去到那裏交通方便,所以曾經使用的都是産自三宅島的桑木。從明治時代開始,人們就一直砍伐著三宅島的桑樹,後來終于砍沒了。桑木的成長需要300年到400年的時間。可正是因爲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過大型的船只去過禦藏島,因此那裏的桑樹被保留了下來。禦藏島上的水質清澈,魚類豐富,引來了每年數十萬計的海鳥光臨海島,海鳥們在島上築巢,又把吃完魚的養分攜帶到了島上來,從而培育出了上好的桑樹吧。但無論怎麽說,桑木都是做木工工藝最好的木材。
 

目前使用的桑木全部都是禦藏島産的桑木嗎。

 
 因爲與禦藏島有緣所以一直在用島上産的桑木材,那是大約20年前了,環繞禦藏島一周修了路,很久以來采不到也搬不出來的桑木從此被采了出來。當有50棵禦藏島的桑木在木材市場上一出現時,我一下子就買下了很多。也就是通過那次機會與島上的人取得了聯系。從那以後他們一直願意供貨給我,所以我的工房裏能夠用得上禦藏島産的桑木。
 

 

這邊的茶色的木材就是禦藏島産的桑木嗎。

 
 桑木本來擁有黃色的質感,把它打磨之後即便什麽都不塗,經過40年、50年後,就變成了這種漂亮的茶色。禦藏島的桑木的顔色和色澤,到底是其他地方的木材所不能比擬的,這些禦藏的桑木,用久了就會有呈現出很漂亮的顔色,最近市面上幾乎不怎麽見得到了。因爲采桑樹的人們都上了年紀,幹這個職業的人正逐年減少,最近對于年輕人而言,采伐桑木是件非常不容易,而且很危險的職業,都不怎麽願意從事這項工作。桑樹根部的木紋尤其漂亮,所以要從根部開始刨,這就更是困難了,要乘直升飛機從森林的上空把人倒挂下去,把樹周圍都抛開才能把樹刨出來,這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行。
 

隨著時光推移,桑木逐漸滲透出富于韻味的美妙色彩

 

關于制造過程

 

請介紹一下江戶木工工藝的制作過程好嗎。

 
 首先是在木材加工廠把木頭進行粗加工,先制成有一定厚度的板材,然後幹燥10年至15年,到用的時候切成薄木板使用,成型後塗漆收尾完成。塗漆的工序一般是委托給專業塗漆的人,但是我30年以來一直都是自己塗,自己塗漆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想塗幾遍就塗幾遍比較自由,直到自己滿意爲止。塗漆的層數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天只能塗一次,像現在這種比較冷(2月)的時候,漆不容易幹,因此,寒冷的季節是最不出活兒的。
 

制做上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啊。

 
 即便我現在正在做著的這個小抽屜,到刷漆爲止的所有工序也要花2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來了訂單以後我會同時一下做2個,其中一個交給客戶,平時就順便做些各種不同的作品自己留下來。
 

關于工具

 

木工工藝中,都使用什麽樣的工具呢。

 
 木工工藝的工具,對于細小部位的加工,會用袖珍刨子。這樣的工具全部都是自己做的。不同的作品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形狀,哪裏都沒有賣能適合所有形狀尺寸的刨子的,要自己來制作合適的工具才行,那些數代相傳的世家,工具也是會繼承下來的。
 

那就是說要做多少件作品,就會需要多少種工具對吧。

 
 是這樣的,像這些手鏡,從前藝妓們是將它別在腰帶上在宴會時間使用的,開始時只有一種,根據客人的需要,說想再要個大點的,我就得做個大一點的,于是就得需要相應大小的刨子,工具就這樣逐漸多起來的。
 

作爲手工藝人的堅持

 

請談一談您作爲手工藝人的成就感好嗎。

 
 我是只要有訂單什麽活兒都接的人,這個小抽屜也是,客人說想用來放寶石,所以我就在裏面做了隔板。 這邊豎著的木板,是按照尺寸剛裁下來的桑木,這也是客人預定的准備做個佛龛,希望做成木工工藝品,不要像一般佛龛那樣千篇一律的,想要個簡潔明了式樣的。大概是爲親人作的遺物紀念品吧,希望能把它和佛龛組合在一起使用。當然,也做一些不是訂制的東西,從設計到尺寸全部由自己來思考制作出來,顧客買去用了以後說好用,那我是非常高興的。每年都在舉辦展示會什麽的,顧客們見得多了眼光自然會高,所以,你作了個衣櫃還賣出去了,別人也來模仿你去做同樣的東西就肯定買不上價錢,這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事。因爲人們買到了真正的好東西,也用上了真正的好東西。其實東西和人一樣,做的東西也會帶有制作者的性格,作品上即便沒刻著制作人的名字,那是誰做的也能看出來。所以,我制作的這些充分體現了禦藏島産桑木天然木紋特色的江戶木工工藝品,如果得到了顧客們的青睐,而且買回去用,我就會覺得我真沒白作這一行啊。

木村 正
 

拼接方法采用的是以榫頭和卯眼進行組合的榫卯結構法。
 

禦藏島(海島名)的桑木使用時間越久經陽光曝曬,越會醞釀出帶有韌勁兒的美麗光澤來。
 

只有手工制作才可能制作出來的各種大小尺寸的手鏡,很多女性將它買來做禮物。

 

江戶木工的定義

 

 
江戶木工指的是,在不使用任何釘子類金屬配件的情況下,運用榫卯結構進行組裝的木工制作手法。在古代從室町時代以後開始出現了專門的木工師,與塗裝粉飾的雅氣十足的京都木工藝相比,江戶木工是運用桑木、桐木等木材,本著凸顯木材本身所擁有的漂亮木紋的木工藝技術。其中,采用從位于伊豆(地名)附近的禦藏島上采伐下來的桑木最爲珍貴,特別是其木紋和色澤非常與衆不同,能夠買到而且能夠加工這種桑木的手工藝人爲數不多。禦藏島産的桑木制品用的時間越久色澤越豔麗,越用越順手。照片(上)的作品稱爲合曳,是采用傳統技法制作的凳子,凳子腿可以卸下來,不用時可以存放在平箱裏很省地方。在歌舞伎等表演中彈三味線(一種傳統的撥弦樂器)的演奏者們會坐這種合曳,因此各族掌門人一般會統一購買。
 

寶石箱
抽屜拉手是銀制的
 

人們會用我做得東西並覺得它好用,我就很高興。

 

 
雖被稱作手工藝人,我們也是在爲了生計。因此不管人家來訂做什麽我們都會花時間很認真的給人家做,做出來的東西能讓客人用得長久,用得高興我也就高興。在展示會上也是,第一年的時候客人買了一個去,用著好了明年又來了,這樣逐漸贏得客戶,也會讓我覺得做我們這一行真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