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漫步在工匠之城

銅器 星野 保

他從18歲開始學徒,後來作爲第三代傳人繼承了星野銅銀銅器店。他于1999年(平成11)獲得了台東區優秀技能者稱號。他的上一代是已故的星野升先生,星野升先生作爲台東區內唯一的一位制作銅壺的手工藝人,被指定爲台東區的生活文化遺産。星野保是江戶銅器制作業爲數不多的後繼之人,帶著他精湛的技藝,往來于日本全國各地。


 


 


星野 保
  

被稱爲錘紋敲的技法,另人倍感手工制作的溫暖。
 

與第2代一起聯手制成作的水壺。

所謂銅器是

 

自古以來人們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銅器。現在,用鑄造法把溶化後的銅澆進鑄型裏來制造佛像和寺院的吊鍾等銅制品的高岡(富山縣),和鍛造法用鐵錘敲制成形法來制造鍋和水壺等制品的燕(新瀉縣),這兩大産地最爲有名。江戶銅器采用的制作方法屬于後者,是用鐵錘敲制出來的。拿銅鏽用煮色法把銅器染成暗橘黃色的獨特手法,可以說是傾慕風雅的江戶所獨有的吧。
用煮色加工處理的茶

 

關于店名(銅銀銅器店)

 

雖然也制作一些銀器,但店名中銅銀的含義卻不在此,那是因爲我祖父(第一代)的名字叫銀次郎。也就是銅壺店的銀次郎簡稱銅銀,因此店名也就叫做銅銀。只有這兩個字並不能知道店是經營什麽的,于是在這兩個字的後面加上了銅器店三個字,誰知這麽一來讓人更看不明白了。從前有不少人都誤以爲我們這裏也是做銀器的。

作爲銅器手工藝人

 

請介紹一下您是如何成爲手工藝人的。

 
 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原因,我從小就是看著祖父和父親工作的樣子長大的,他們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玩耍的地方,很自然的就步入了這一行。
 

從18歲開始學藝,到多大爲止可以獨擋一面了。

 
 能不能算是獨擋一面了我說不好,也就是最近的事情吧。
 

您曾經和上一代一起工作過,是不是因此給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標呢。

 
 雖然不能說趕不上超不過,但我感覺自己真得一直沒能追上我父親。從前和現在的工作量也不一樣,我們這裏從前共有5位手工藝人,我父親和父親的弟弟,以及其它3位。那時大家在一起專心地工作。他們每一位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大家分擔著做彼此拿手的部分。如今,所有的工作全都要有我一個人去完成,總感覺顧及不了那麽周全。這可能就是我覺得追不上我父親的地方了。
 

關于銅器

 

現在在制作什麽樣的東西呢。

 
 到現在爲止,我們做的茶壺類和水壺類相對比較多,雖然數量並不是很多。水壺的話,有蓋子有把手,配件較多比較難作,而且必須根據水壺的大小去安裝相應尺寸的壺嘴。其他還做些鍋和內爐(火盆裏放的爐桶)等,茶室用的爐壇和火盆裏用的內爐這一類的東西。杯子這類産品一直賣的很不錯。也許應該說是另人傷心的事吧,最近制作蛋卷平鍋和杯子類的東西倒是成了主流了。
 

和從前制作的東西比有什麽變化嗎。

 
 放在火盆裏面用的火爐盒子叫做“內爐”,從前做過很多的火盆裏用的內爐。現在仍然還有訂單來,但用的材料已經都是膠合板的了,從前都是按照桐木的尺寸來訂貨的,因爲是用桐木做所以習慣叫桐長,比如來訂做時會說,要做個35厘米見方的圓角的。手爐用的火盆指的是從前客人一進餐廳就會人手一個發給客人用,後來有了燃氣就被取代了。放火盆的箱子是由木工師們做,裏面的火盆會來轉來找我們做。我們會盡量響應他們的需求,但我們也是手工制作,一下子做不出來那麽多,木工師們也體諒我們的狀況,就是做到夜裏12點他們也會等我們,我父親總是說讓人家對方等呢我們不拼命做怎麽行啊。
 

在需求上,從前和現在發生了很大變化嗎。

 
 是啊,在燃氣普及以前,我們制作了很多的鍋和內爐等。曾經還有一段時期,制作的全部是燙酒銅壺,是一種用銅制鍍鎳的燙酒容器。鳗魚店裏用的稱做鳗銅壺,下面應該是有烤鳗魚的地方,熱量傳到旁邊的水箱把水燒開後用來燙酒。這種燙酒銅壺現在也已經改成不鏽鋼的用機械制造的了。不做燙酒銅壺了以後,好像就開始制作茶具和蛋卷平鍋等小器具了。從前一到夏天做燙酒銅壺的工作比較閑的時候,才會制作一些這樣的小東西,現在卻以制作這些爲主了。
 在我父親那個年代,制作了很多茶壺,是通過做漆器的人提供給新宿(東京地名)的各百貨公司的,每個月大約能賣出50多個。
 有一種被稱作建水的撒水器(在茶道中用來裝燙過茶碗的水的容器)和茶壺的套裝。我們這裏也有兩個專門做茶壺的人,年輕人們一年到頭敲制這個,塗漆的手工藝人是從新瀉(地名)請來的,雖說年紀已經是高齡了,一年到頭都在不停的塗漆。
 

燙酒銅壺,往中央的孔裏放炭後使用(星野保提供)

 

請介紹一下銅具有哪些特長好嗎。

 
 銅是一種導熱性極佳的金屬,用它燒開水會非常快。因爲熱不光集中在有火焰的部位,很快會分散開去。像不鏽鋼等金屬,熱量就不容易擴散,只集中在有火焰的部分,所以容易燒糊鍋。銅散熱快而廣,所以不會糊。蛋卷平底鍋也是用銅制的最好用,用不鏽鋼做的就做不出那麽好吃的蛋卷。
另外,在做日式點心的店裏,用來煮紅小豆的鍋一定得是銅鍋,因爲用銅鍋煮出的豆沙陷,受熱均勻沒有夾生豆,而且小豆的皮也不會裂開,能煮出非常好的紅豆餡來。
 

在台東區內住著很多制作銅器的手工藝人嗎。

 

改建前的店鋪(星野保提供)

 從前這一帶曾經有過3家銅器店,現在都已經都沒有了。以前有好幾位和我們一樣,制作火盆裏用的內爐的手工藝人。一般稱他們爲做銅壺的買賣人,現在能堪稱是做銅壺的人,已經都是過80歲的老人了。
 從前這一帶有過很多制作鐵器的工廠,可能是因爲籌措資材比較容易的原因。還有就是這一帶有過很多藝妓們光顧的候客茶館,都是因爲有這方面需求的緣故吧。另外這裏還曾經是一條電影院街,非常的熱鬧。我上小學的時候,到了夜裏10點店還都開著呢,可見來往的人之多。人們曾經一說起看電影就是淺草,現在卻連一家電影院也沒有了。
 

關于制造過程

 

請介紹一下制作過程好嗎。

 

錘紋敲,內側也會做出花紋來。

 制作的産品不同,制作過程也會有所不同。首先,把金屬塊按照尺寸進行裁切。其次是淬火加工,淬火就是把金屬塊燒紅到800度的高溫,將其燒軟。在這道工藝中,銀和銅都能燒到微紅,然後趁熱將其敲打成形。用鐵錘一敲,柔軟的金屬塊就會變硬。此後,大部分的制品只需再用錘紋敲(錘紋敲是指花時間用鐵錘細致的敲打金屬,將其拉伸成型的一種加工法,也稱鍛造。)法加工就可完成,也有需要加上花紋的。只用鐵錘敲,就能做出這樣的花紋出來。
 

請介紹一下著色工程好嗎。

 

經過硫磺加工出來的小鍋

 橙色的制品,是用稱之爲煮色處理法(是指在銅金屬表面施用的化學處理方法之一,把銅制品放在藥液中煮,使表面形成酸化被膜,既可防風化,表面又能産生獨特的色彩。)加工出來的。將銅鏽融入水中煮開後,將銅制品泡進去,就會染上橙色。然後再塗上漆,塗完漆以後,在鍋爐裏一烤就會有光澤了。黑色的制品,是用硫磺制作出來的。這是很久以前的加工方法了,我們這裏沒怎麽做過黑色的,紅色的每天都在做。
 

只有銅能加工成各種顔色嗎。

 
 最近,一般人會認爲那些明晃晃的才是銅制品,認爲橙色的制品不太會是銅作的。這讓我們這些制作的人感到很無奈。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爲什麽去花功夫去做出這樣的效果。所以,最近大家都做成明晃晃的了。只是在日式房間裏使用的銅器,我們會注意做成比較內斂一些的,不是那麽刺眼的顔色。
 

關于工具

 

請介紹一下您使用的工具好嗎。

 
 有很多各種大小和形狀的鐵錘。我們會根據敲打的部位隨時更換手裏的錘子。這是用來敲鍋底用的鐵錘,因爲是敲鍋的裏面,所以比較長。
 

因爲是手工制作所以可以作到

 

手工制作好處是什麽地方呢。

 

 用機械制作的東西,毫無趣味。使用機械加工的話,做得錘印都是一模一樣,千篇一律的。到底還是手工制作的東西比較有味道,這種含蓄的感覺是重要的。
 

作爲手工藝人,平常比較留意哪些事情呢。

 
 每一件作品都要細致謹慎地完成後再交給客戶。即使同時制作多件,對于每個客人而言只會用到其中的某一件。你就是作10件,到了每一位客人手裏也只有1件而已,所以我們會非常在意認真細致地完成每一件制品。

星野 保
 
 

被稱爲錘紋敲的技法,另人倍感手工制作的溫暖。
 

與第2代一起聯手制成作的水壺。

所謂銅器是

 

用煮色加工處理的茶
 
自古以來人們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銅器。現在,用鑄造法把溶化後的銅澆進鑄型裏來制造佛像和寺院的吊鍾等銅制品的高岡(富山縣),和鍛造法用鐵錘敲制成形法來制造鍋和水壺等制品的燕(新瀉縣),這兩大産地最爲有名。江戶銅器采用的制作方法屬于後者,是用鐵錘敲制出來的。拿銅鏽用煮色法把銅器染成暗橘黃色的獨特手法,可以說是傾慕風雅的江戶所獨有的吧。
 

關于店名(銅銀銅器店)

 

 
雖然也制作一些銀器,但店名中銅銀的含義卻不在此,那是因爲我祖父(第一代)的名字叫銀次郎。也就是銅壺店的銀次郎簡稱銅銀,因此店名也就叫做銅銀。只有這兩個字並不能知道店是經營什麽的,于是在這兩個字的後面加上了銅器店三個字,誰知這麽一來讓人更看不明白了。從前有不少人都誤以爲我們這裏也是做銀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