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漫步在工匠之城

江户文字 永濑 博久

一边子承父业做着台东区合羽桥自己家的印刷业,一边到橘流曲艺文字•橘右橘老师的教室去学习曲艺文字。现在受单口相声演员的委托负责制作搭在舞台上的节目单翻页和木制看板文字的制作,以及东都还愿卡词•橘连,从属于台东传统文化振兴会。广泛活跃在很多方面。


 

永濑博久先生
 
 

日式棉袄的衣领上用阴文印染的“ナガセ”(永濑的日语片假名)的字样。从其设计感觉上能够感受到他对洗练的文字的追求与热爱。
 

给我们写了“文化探访”的字样。(倒着看右边是曲艺文字,左边是江户文字)
 

何谓江户文字

 

江户后期,受到曾经是书写公文时的专用字体御家流(日本书法的流派之一)字体的影响发展派生而来的字体。现在,大致分为歌舞伎的剧目等专用的[勘亭流文字]、相扑的号码等使用的[角力文字],曲艺中使用的[曲艺文字],千社札等很多使用的[江户文字(狭义上的)],这些字体统称为[江户文字(广义上的) ]。

 

江户文字的魅力

 

右)写着[合羽桥奈可”濑(永濑)]的大招牌

 
以前的活字现在变成了字体,在计算机上有各种各样现成的美术字体,但还是手写的字显得有力度,或者说醒目和给人的印象深刻。在使用文字的各种场合中、如歌舞伎使用的勘亭流字体、相扑使用的角力字体、单口相声使用的曲艺字体等,这些在江户庶民文化中产生,又在百姓中得以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字体,使人能够感受到它在表现手法上的魅力。

到成为江户文字的书法家为止

 

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如何成为江户文字书法家的?

 
 我出生在东京都中央区凑町,在台东区松叶町(现•松之谷)长大,从小就在各种地方和场合看过江户文字。在神社寺院里放着的各种牌符和祭礼用棉短和服上的文字,自己隐隐地有过自己要是也能写这样的字就好了的念头。当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橘流曲艺文字掌门人橘右近老师开办着有教室的消息,立刻就去询问,于是我加入了恩师橘右近老师的教室,学习曲艺文字。因为同时我也喜欢千社札,所以也去学习了东都纳札睦(纳札 栀连,也称千社札),在那里有很多的机会与其他会员之间交流切磋,也有了很多近距离观看旧符牌上的江户文字的机会,自己也就愈加想亲手写写试试看了。
 

开始在橘右橘老师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您有多大呢?

 
 我是1994年4月入会,当时我29岁,现在46岁已经有17年了。
 

修业时间(学习时间)有多长呢?在教室学习期间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继承祖业做着印刷。白天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又搞营销又盯现场),晚上每个月2次到教室学习一直到现在仍然在继续。关于学习时间,在开始学习的前两年几乎没有一天不拿笔,每天按照定下来的题目不停地写,因为家里做的是印刷也不愁缺纸(笑)。

 
 

作为江户文字的书法家

 

您的工作关系,有很多去听单口相声的机会吗?有没有从单口相声演员那里来的订单呢?

 
 有时候去听。老师对我们说不要只是学写字,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它的世界(曲艺•千社)中去学习它的历史和文化,只有亲身去感受它写的字才会活起来。我有缘承接完成了上野铃木演艺场的广告单•入场券•小册子等的印刷业务。作为单口相声会的幕后人员进去以后,在那里写节目单翻页、当天表演曲目的即兴书写等,当时就有人用手机现场拍写的那些曲目单。
 

除了承接“请写上江户文字”这样的工作以外,您还承接其他什么样的工作呢?

 
 有从木制招牌店过来的业务,在大招牌•小招牌•敬奉匾额等上面刻写人名或企业名称。也在手巾和夏天穿得单和服上写街道名称或同好会的名称,也设计日式棉袄上的徽章。在做扇子的纸上直接写上字后制作出来,能够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因为是写在制作好的现成产品上的字,所以字体能够保持原来的大小,不会因为缩小尺寸而使字体破坏。
 

您收徒弟了吗?

 
还没有,今后可能有机会去教关于技术的东西,但目前还没有考虑。

 

关于东都纳札睦

 

东都纳札睦,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会呢?

 
 产生在江户时期,发展流行在明治•大正时期,从题名纳札的时候开始,也是一个千社札的交换会,是拥有110多年历史的最古老的纳札会。所谓题名纳札,就是把写上自己名字的符牌贴在神社寺院里,在此期间向神佛替自己祈祷,希望能够获得公德无量,它是一种民间信仰行为。现在在上野御徒町的[德大寺•摩利支天]里,每年为爱好者们举办4次沙龙聚会,场面十分热烈。
 

一张千社札到完成为止,都需要哪些工序呢?

 
 书法家或画师写好原稿后,移到樱花木的版木上,雕刻师再一个色一个版的进行雕刻,染色师在和纸(日本纸)上层层上色而成的木版画,与浮世绘的制作手法相同。
 

与印刷品的不同或长处,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刚印好的符牌,立刻能闻到胶的味道,翻过来看背面有用过马楝(木版印刷工具)的痕迹。因为是将日本画颜料上在和纸上,颜色的深浅、鲜艳度都是印刷品所无法比拟的。并且,印刷时如果使用的是西洋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整体会变色、但是如果用和纸的话在染上颜色的地方会一直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只是没上色的和纸部分才会变色。

 

关于道具

 

您拥有的笔有多少种类,主要使用的大概有几只?

 
 根据文字的大小和字的不同分别使用7至8种不同的笔,有的是买来试试看的,结果一写才发现有的笔头没有弹性根本写不好字,即便种类相同,笔毛秃散不能再用了的笔和一直使用到寿终正寝的笔我都舍不得扔掉,全部的笔都留着呢,应该有近100支了吧,好使顺手的笔加起来也超不过10支。
 

在书写各种不同的字体的时候,在书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吗?

 
  与练字不同,不能出现字迹辨认不清或者笔头裂开等现象的基本都得一笔完成,然后在不破坏字的整体气势的情况下进行修改润色。江户文字也是吉祥文字,带着寓意客满无虚席的祈愿用墨黑黑的写满方框、寓意演出票房逐渐上升和越来越好,要把字写成右边偏高的字势。勘亭流字体和江户字体,都是用普通的书法笔,写曲艺文字要用一种叫做隗取(渲染)笔来写,书写方法是将笔按到笔根,象握铅笔似的写字。

永濑博久先生
 
 

日式棉袄的衣领上用阴文印染的“ナガセ”(永濑的日语片假名)的字样。从其设计感觉上能够感受到他对洗练的文字的追求与热爱。
 

给我们写了“文化探访”的字样。(倒着看右边是曲艺文字,左边是江户文字)
 

 

何谓江户文字

 

 
江户后期,受到曾经是书写公文时的专用字体御家流(日本书法的流派之一)字体的影响发展派生而来的字体。现在,大致分为歌舞伎的剧目等专用的[勘亭流文字]、相扑的号码等使用的[角力文字],曲艺中使用的[曲艺文字],千社札等很多使用的[江户文字(狭义上的)],这些字体统称为[江户文字(广义上的) ]。
 

江户文字的魅力

 

右)写着[合羽桥奈可”濑(永濑)]的大招牌
 
以前的活字现在变成了字体,在计算机上有各种各样现成的美术字体,但还是手写的字显得有力度,或者说醒目和给人的印象深刻。在使用文字的各种场合中、如歌舞伎使用的勘亭流字体、相扑使用的角力字体、单口相声使用的曲艺字体等,这些在江户庶民文化中产生,又在百姓中得以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字体,使人能够感受到它在表现手法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