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井直行

定制的女性用的香烟包。

合切袋,顾名思义说得就是所有一切的东西什么都能装的袋子的意思。
江户箱包的定义是

恩赐香烟包逸事

祖上第一代的时候,承接了为满州事变(1931年(昭和6))出征的士兵制作恩赐香烟包的工作,前后用了几年的时间,一共制作了15万个之多。当时在东京约有大约15家制作香烟包的手工艺人,平均每家作了1万个,在柳桥这个地方从前有一家叫做圈M松崎(带圈的M,外面是圆圈,里面是字母M)的制包店,是通过那里再经三越百货店把包交到宫内厅的。
在成为江户箱包师以前的工作是
请介绍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您成为了江户箱包师的。

请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内容。
箱包的制作程序,分裁皮、磨边、缝合、收尾,我们店因为作不了批量加工,所以作的产品中以比较小的东西居多,基本都是从头到尾一条龙生产。也作翻新,比如翻新穿旧的棉袄(日式棉袄),有时也做手巾。有时客人把遗物的带子拿来说想制成钱包的,有的是为了把遗物分开来的加工定制工作。
关于江户箱包
都制作一些什么样的产品呢。
我是一边研究着江户时期使用过的箱包进行制作的。本来我这里是专制香烟包的,也做像巾着袋(注,类似中国的荷包,香囊的小口袋,开口处有两根反向的绳左右一拉就可以收紧,两只手各执袋口向外一扩又能打开。)和合切袋那样能手提的包,主要是选择一些能营造出江户气氛的东西来制作。
在选材上会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呢。
主要是用牛皮,也用带花纹的鹿皮。到底是带花纹的材料容易作出江户的氛围,也使用纺织品类的材料,除了皮革以外,只要是适合加工的材料,我们什么都可以用。
既制作传统的箱包,也制作一些新式设计风格的箱包吗。
如果装在包里的东西变了,就会想着作个与装的东西相称的包,现在不是出现了平板电脑吗,立刻就想着要制作它们的专用包了,也就是说,装得东西一变我们做的包也就立刻跟着变。
关于制造技术
请介绍一下详细的制作流程好吗。
就拿具有代表性的香烟包来说吧,在皮革裁切好以后,需要挝边的地方如果不做薄处理的话很不好加工,需要用磨边机把皮革的边做薄处理,那样挝边时才容易作出来。下一道工序是加衬里,里面要加圆芯等衬里材料,这个流程完了以后是裁断然后组合起来,再用缝纫机缝合后,最后放入木制模具完成。
请具体介绍一下香烟包的木制模具。

放入木模具,然后用木捶和辊子作出弧度。
其中需要一定技术的工序是哪里呢。
还是在作出弧度这点上吧,对于皮革而言因为是局部拉伸想作出弧度来相对容易,但是纺织品即便能作出点弧度也有限,不会像皮革那么明显。做香烟包有需要粘合的部分,为了粘得牢固我们特别重视对胶的选择,胶有合成树脂胶、白乳胶、橡皮胶等,在制作过程中将这些胶区分使用会比较方便,只用一种胶是不行的。
关于道具
请介绍一下您使用的道具好吗。

比如包的角是要折成这样的话,做箱包的手工艺人会使用一种叫做捻板的工具,这也是我们的主要工具。其他还会用到裁皮革的切刀,是沿着纸模板裁切皮革时用的。辊子是在最后收尾时用的比较多的工具,在粘合作业时要想粘得更牢固,用这个是比较方便的,从前主要是用金属锤子的,但后来用辊子的话能施力均匀而且平整,于是爱不释手。
现在的工具与从前比有什么区别吗。
油压裁断机等是比较方便的,这是从前没有的,因此提到锻造,就是用木槌敲打淬火后的刀具模子把它敲下来。另外缝纫机在以前就开始使用了的,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盛行,所以缝纫机算是老工具了。
作为手工艺人的执著
请谈一谈您对江户箱包比较刻意坚持的地方。

谈到在技术上比较在意的地方呢,比如用缝纫机缝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作到笔直不弯,弯一点我心里都会不舒服,这些就算是我特别在意的地方吧。
请谈一谈关于作为一位手工艺人的矜持。

从前的手工艺人,大多是从生产厂家和贩卖商家这两方面获得工作,一直做着同一种东西。那样的话,按照固定模式一直作下去看似效率很高,其实是在不自觉中泯灭了创造性。如果不去制作各种不同的东西,不去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尝试,是做不出好的东西来的。
之前有一次,做钱包的衬里用的是真丝布料,我像平时一样拿来剪裁的时候,布开了线剪得一团糟,正当我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想起布料店的防脱线加工法,一想对呀就拿喷胶在布料上喷了试试,果然不脱线了,啊,我当时想真是太好了。就像这样,能在各种情况下发现好点子,每当突破了困境的那个瞬间成就感油然而生,觉得做这一行真是魅力无穷。

藤井直行

定制的女性用的香烟包。

合切袋,顾名思义说得就是所有一切的东西什么都能装的袋子的意思。
江户箱包的定义是

现代把钱包、手包和手提包等,凡是用来装东西的各种袋状物的统称为箱包,另外还有装纸包、合切袋和腰包等种类丰富的不同种类。在江户时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烟包,据说当时住在城市里的商人和工匠人之间曾经把香烟包作为一种必携的装饰品流行一时,各行各业的行家们人人手里都拥拿这个时髦的香烟包。
恩赐香烟包逸事

第一代时候的工作情景(藤井直行提供)
祖上第一代的时候,承接了为满州事变(1931年(昭和6))出征的士兵制作恩赐香烟包的工作,前后用了几年的时间,一共制作了15万个之多。当时在东京约有大约15家制作香烟包的手工艺人,平均每家作了1万个,在柳桥这个地方从前有一家叫做圈M松崎(带圈的M,外面是圆圈,里面是字母M)的制包店,是通过那里再经三越百货店把包交到宫内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