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Published on February 21, 2014
漫步在工匠之城

江户帘 田中 耕太朗

他是从明治初期开始延续至今的田中制帘所的第5代传人,同时又是东京帘子工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东京都传统工艺士,被认定为东京都优秀技能者。他与东京艺术大学之间进行联合共同研究,对江户帘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田中 耕太朗
 
 

在工作室的2层巧妙的运用帘子做成展示室。
 

帘子自古以来就被用作隔断或防晒等功能使用,早就为人们所熟悉。

江户帘是

 
帘子在古代就已经被收集在《万叶集》(注:七世纪到八世纪后期编辑的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古典诗歌集。)中为人们所吟咏,也是宫廷或寺庙佛阁里面常用的陈设器具。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地方的人们不断地涌入江户,对帘子的使用逐渐在庶民百姓当中普及起来,面对各个方面的使用需求,多种多样的江户帘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镂空帘子

 

 
在一个已经编好的竹帘上,将需要镂空的地方做上记号,解开之后用小刀将不要的部分挖下来。然后再按照顺序重新编好补上,这样就把图案或文字的形状改成透空部分。这种方法比直接画在纸上做法结实耐用,多少受点风雨也不会坏。从前有人来修理挂在轿子上的带家族徽章的竹帘子,可见在帘子上加文字和家族徽章图案的表现形式由来已久了。

作为一名江户帘手工艺人

 
请介绍一下您是为何选择做一名手工艺人。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本来也没有打算要成为一位手工艺人,与其说没有预计,说没想做过可能更确切些,干这一行的人们都是没白天没黑夜没休息的从早做到晚,让人觉得特别不容易。大学毕业之后我先是留在研究室里搞研究,后来做了手工艺人。怎么说呢,从小的时候就帮着家里干活,摸过那些个工具,也帮着打过下手,从专职做这一行开始已经有25年了。
 
请介绍一下田中制帘所的发展过程好吗。
 

工作室

 到我是第5代了,家里最初是在大森(日本地名)作大米批发生意,后来转行做起了帘子制作,刚开始总店设在若宫町(地名),我们家是从那里创的业,好像是在1905年(明治38)前后搬到了现在这里(台东区)。
 

关于江户帘

 
帘子的加工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从编帘子的材料来说,如果是在能采得到竹子的地方,编竹帘子的人就会聚集到那里去。在那里劈竹子,然后编成竹帘。其他的主要是集中在帘子的消费地,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比如大阪、名古屋,尤其是京都最有名。人们在当地编制,就近又能买到原材料。东京的话采不到什么竹子,都是到郊外去买,江户时代也是如此。
 
江户帘,是作为消费地而发展起来的事例吗。
 
 是啊,从前江户根据需要从各个地方把物资运进来,利用沟渠河川开创了物流渠道。通过水路用船运输各种材料。因此,手工艺人们主要集中在神田(东京地名)等水路旁边的地区。当然不止是做帘子的,做其他手工的艺人门也是如此。像饭田桥(东京地名)一带有水路运输卸货的河岸,在那里装卸木材等。另外在市谷(东京地名)一带也有很多手工艺人。京桥(东京地名)有运竹子的专用河岸,从前那里曾叫竹河岸。最后隅田川成了物流中心,它所流经的台东区就变成了手工艺人聚集最多的地区。
 

万世御江户制图(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帘都有那些种类呢。
 
 基本上是客人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主要分成4大类,首先是在室外挂的竹帘,主要用做防晒或防视线。其次是挂在室内的竹帘,在神社佛阁中使用的御帘(帘子的敬称)以及日式房间里用的帘子都包括在内。现在也有挂在窗户上当窗帘的帘子。其他还有一些小帘子,像做紫菜卷用的,还有更小些的放日式点心用的托盘等。最近也有当作用餐垫和杯垫的小帘子。还有就是部分运用的了,比如有在屏风上挂帘子的,还有把帘子糊在推拉门上的等等。再有就是根据客人的具体需要告诉我们在哪些地方上需要用,我们就按要求给他们做,类似这样有特殊需求的制作任务还为数不少呢。
 
使用的都是些什么样的材料呢。
 
 除了用竹子以外,还用芦苇、鼠曲草、宽叶香蒲、胡枝子等编帘子。材料当然是有适合和不适合之说,最好根据用途选择使用。比如把竹子劈开后来做成竹签。因为是竹子可以用刀削出适合的形状。像做紫菜卷用的竹帘,卷的一边作成平的,手握的一边做成鱼糕似的圆拱形,做鸣门卷和圆筒状鱼糕等锯齿状的东西时用三角形的帘子会比较适合。对于其他材料的话,几乎都是在植物的自然状态下直接拿来使用,不用像竹子那样进行加工。胡枝子可以作出漂亮的颜色和光泽,但因其比较纤细都是弯着的,要把它用火矫直以后手感才会好。但是用火矫正过的东西一淋雨就不行了。
 
 

 要是鼠曲草和芦苇的话,水弄湿了也不怕,适合挂在室外使用。香蒲的话因为偏白用起来容易变黑,正好利用这个特点将它用在茶室等清静悠闲的地方比较容易渲染气氛。

灵活运用不同材料所具备的不同特性,在什么样的场合选择用什么样的材料,我们虽然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如果用的人说想做成这种感觉的,我们就会介绍说有这样的材料可以使用,把不同的材料使用在不同的地方。帘子不是主角,要先有个家才会需要个遮阳的帘子,这样一来,要看家里的整体色调以及墙壁的颜色等,还得依照使用人的喜好来配置才行。
 

关于制作程序

 
帘子的制作程序,根据形状会有所不同吗。
 
 帘子的制作方法分两种,如果是用竹子做的话,要先将竹子断开成需要的长度,洗完晾干然后劈开,根据用途再进行加工。对于其他材料而言,根据材料的不同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式。即使是加工成行之后,还要看其颜色的深浅和这样那样的自身瑕疵,要进行筛选,这一环会有很大一部分被淘汰。到了最终阶段,还要把生了虫的,带色斑的捡出来。材料粗细不均颜色也有不同倾向,这些都需要挑选归类。这样下来材料的准备工作才叫完成了,然后就是根据不同的定单,使用不同的材料编制就可以了。
 
请介绍一下所使用的工具好吗。
 
 这个(左边的图像)叫做投坠。将所需长短的细绳剪断后缠在投坠上面。绳的长度和帘子的长度相同,绳的根数和间隔根据帘子的形状和所用的材料而定。投坠也是根据帘子的形状和所用的材料来选择的。
 
 这是(左下边的图像)横木,类似于制作竹帘的制作台。材料成色很多不均匀,发现带些弯的就抽出来,一边调整一边编,如果把打着弯的也编进去了的话,容易缠在一起。

绳的种类分棉绳、丝绳、麻绳、化学纤维等等,各自都有不同的特性,比如棉绳有伸缩性,粘水会缩,化学纤维的绳不耐磨。因此,绳也是要区分使用的。

 

活用技术开发新产品

 
客户的订单中有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需求呢。
 
 有的客人来定做帘子时希望使用的材料甚至出乎我们的意料,诸如金属、丙烯板、棒、铝管等都有。当然只要是直的材料都可以用来编,只是在编制时需要下些功夫,不同的素材重量也不太一样,有的用通常使用的细绳编不了。
如果换成是用铁丝编的话,原来使用的木制投坠就会太轻编不好,于是试着换上2公斤重的铁球,一试还行,而且编得还不错。江户的手工艺人们都能称为使用低端技术的技术人员吧,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想办法去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产品,还思考着制作出相应的工具。就是这样,努力去对应各种各样的工作需要。

田中 耕太朗
 
 

在工作室的2层巧妙的运用帘子做成展示室。
 

帘子自古以来就被用作隔断或防晒等功能使用,早就为人们所熟悉。

 

江户帘是

 

 
帘子在古代就已经被收集在《万叶集》(注:七世纪到八世纪后期编辑的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古典诗歌集。)中为人们所吟咏,也是宫廷或寺庙佛阁里面常用的陈设器具。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地方的人们不断地涌入江户,对帘子的使用逐渐在庶民百姓当中普及起来,面对各个方面的使用需求,多种多样的江户帘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镂空帘子

 
 

在一个已经编好的竹帘上,将需要镂空的地方做上记号,解开之后用小刀将不要的部分挖下来。然后再按照顺序重新编好补上,这样就把图案或文字的形状改成透空部分。这种方法比直接画在纸上做法结实耐用,多少受点风雨也不会坏。从前有人来修理挂在轿子上的带家族徽章的竹帘子,可见在帘子上加文字和家族徽章图案的表现形式由来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