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March 8, 2014
Published on March 8, 2014 

蘭之屋
蘭之屋位于朝倉工作室樓2層,這是間溫室裏面種植著他喜愛的東洋蘭,據說從前這裏擺著很多盆蘭花。朝倉文夫喜歡貓,多的時候同時養著十幾只,他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以愛貓爲主題的作品。現在的蘭之屋,通常陳列著十幾座以貓爲主題的雕塑作品,所以這裏也被稱爲貓之屋。


 
Asakura Museum of Sculpture's Website
 
 
朝倉雕塑館由于實施保存修複工程,從2009年(平成21)4月1日至2013年(平成25)10月閉館休業,于2013年(平成25)10月29日修複施工結束後重新開業。
 

站在以貓爲主題的作品《捕獲》前的朝倉文夫(圖錄《朝倉雕塑館》提供)

墓守(1910年(明治43)作)
以谷中天王寺的守墓人爲原形制作的《墓守》是其代表作之一,《墓守》是在第四回文展(1920年(明治43年)舉辦)的參展作品,獲得了最高的二等獎,其石膏模型被指定爲重要文物。 

朝倉文夫藝術創造的原點,就在這裏。

朝倉雕塑館是展示雕塑家朝倉文夫作品的美術館。現在朝倉雕塑館的原型是1935年(昭和10)建造的朝倉文夫的工作室兼住宅,朝倉文夫在去世前直到1964年(昭和39)爲止的29年裏一直居住在這裏。現在這所房子作爲美術館對社會公開。2001年(平成13)被國家登錄爲國家有形文物。于2008年(平成20)〔舊朝倉文夫氏庭園〕被指定爲國家名勝。
朝倉文夫出生在大分縣,就讀于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從學生時代起就被公認爲雕塑家,留下了數量豐厚的雕塑作品。1964年(昭和39)朝倉故去後,遵照他的遺願于1967年(昭和42)將朝倉雕塑館面向社會公開。1986年(昭和61)移交給台東區管理,以台東區立朝倉雕塑館對外開放。朝倉雕塑館是一座具有獨創性的建築,它體現了朝倉文夫作爲一名藝術家所表達的藝術思想。經過從2009年(平成21)開始的〔名勝 舊朝倉文夫氏庭園 保存修複工程〕實施之後,現在的建築更加明確突出了朝倉文夫的創作思想之精髓。(下段繼續)


朝倉雕塑館工作室
在工作室入口陳列著似乎在保護著雕塑館的代表作《墓守》(1910年(明治43))、大隈重信像(1932年(昭和7),設置在早稻田大學的校園內)、象征著知・情・意的《三相》(1950年(昭和25),設置在JR上野車站內)等代表作品。
 

朝倉文夫在住了近三十年的谷中天王寺町的住宅在房屋改修時候,他在自己的文集《雕塑余滴》中以《我的工作是》爲題,作有如下記載。
 
“工作室雖然是木結構的建築,但是力求做到不用梁和柱子,因爲制作自己設計的雕刻作品的過程中,爲了避免經常上來下去所産生的不便,需要安裝能夠上下搬動作品的機械裝置,因此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風格是日本式的,完全沒有模仿過國外的東西,依據自己的獨創方針,采納了各種材料和技術,形式上采用的也是自己在方眼紙上用自由的線條勾畫出來的樣子。考慮到如果能夠愉悅的在這個工作室裏接待從外國來的對日本文化方面有特殊的興趣的人們,或者有人想在日本借用一下某位國際化的藝術家的工作室時,這裏作爲一個平台可以對其開放自由使用,日本的文化在雕刻界也能夠以擁有這樣一間工作室爲驕傲,並且能夠因此更加提高了日本的文化水准,那建造這樣的一個建築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做工上甯願費點事多花了些功夫。”(出自《雕塑余滴》〈我的工作室〉)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朝倉文夫在創建時的矜持。


往昔的工作室風景(出自朝倉雕塑館《雕刻界的巨匠 朝倉文夫的世界》)
工作室正面陳列著滝廉太郎像(現設置在移建到上野公園境內的舊東京音樂學校奏樂堂玄關前的銅像)的石膏原型,右側的女性像是銅制的,現在設置在舊工作室屋頂上眺望著谷中的街景。

舊工作室屋頂上擺放著女人像《浴光》
工作室樓的屋頂上擺放著男性像《炮彈》。

 
Asakura Museum of Sculpture's Website
 
 
 
朝倉雕塑館由于實施保存修複工程,從2009年(平成21)4月1日至2013年(平成25)10月閉館休業,于2013年(平成25)10月29日修複施工結束後重新開業。
 
 
 
 
 
 

站在以貓爲主題的作品《捕獲》前的朝倉文夫(圖錄《朝倉雕塑館》提供)
 
 
 
 
 

墓守(1910年(明治43)作)
以谷中天王寺的守墓人爲原形制作的《墓守》是其代表作之一,《墓守》是在第四回文展(1920年(明治43年)舉辦)的參展作品,獲得了最高的二等獎,其石膏模型被指定爲重要文物。 [點擊照片,觀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