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以猫为主题的作品《捕获》前的朝仓文夫(图录《朝仓雕塑馆》提供)
朝仓文夫艺术创造的原点,就在这里。
朝仓雕塑馆是展示雕塑家朝仓文夫作品的美术馆。现在朝仓雕塑馆的原型是1935年(昭和10)建造的朝仓文夫的工作室兼住宅,朝仓文夫在去世前直到1964年(昭和39)为止的29年里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这所房子作为美术馆对社会公开。2001年(平成13)被国家登录为国家有形文物。于2008年(平成20)〔旧朝仓文夫氏庭园〕被指定为国家名胜。
朝仓文夫出生在大分县,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从学生时代起就被公认为雕塑家,留下了数量丰厚的雕塑作品。1964年(昭和39)朝仓故去后,遵照他的遗愿于1967年(昭和42)将朝仓雕塑馆面向社会公开。1986年(昭和61)移交给台东区管理,以台东区立朝仓雕塑馆对外开放。朝仓雕塑馆是一座具有独创性的建筑,它体现了朝仓文夫作为一名艺术家所表达的艺术思想。经过从2009年(平成21)开始的〔名胜 旧朝仓文夫氏庭园 保存修复工程〕实施之后,现在的建筑更加明确突出了朝仓文夫的创作思想之精髓。(下段继续)

朝仓雕塑馆工作室
在工作室入口陈列着似乎在保护着雕塑馆的代表作《墓守》(1910年(明治43))、大隈重信像(1932年(昭和7),设置在早稻田大学的校园内)、象征着知・情・意的《三相》(1950年(昭和25),设置在JR上野车站内)等代表作品。

朝仓文夫在住了近三十年的谷中天王寺町的住宅在房屋改修时候,他在自己的文集《雕塑余滴》中以《我的工作是》为题,作有如下记载。
“工作室虽然是木结构的建筑,但是力求做到不用梁和柱子,因为制作自己设计的雕刻作品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经常上来下去所产生的不便,需要安装能够上下搬动作品的机械装置,因此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风格是日本式的,完全没有模仿过国外的东西,依据自己的独创方针,采纳了各种材料和技术,形式上采用的也是自己在方眼纸上用自由的线条勾画出来的样子。考虑到如果能够愉悦的在这个工作室里接待从外国来的对日本文化方面有特殊的兴趣的人们,或者有人想在日本借用一下某位国际化的艺术家的工作室时,这里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对其开放自由使用,日本的文化在雕刻界也能够以拥有这样一间工作室为骄傲,并且能够因此更加提高了日本的文化水准,那建造这样的一个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做工上宁愿费点事多花了些功夫。”(出自《雕塑余滴》〈我的工作室〉)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朝仓文夫在创建时的矜持。

往昔的工作室风景(出自朝仓雕塑馆《雕刻界的巨匠 朝仓文夫的世界》)
工作室正面陈列着滝廉太郎像(现设置在移建到上野公园境内的旧东京音乐学校奏乐堂玄关前的铜像)的石膏原型,右侧的女性像是铜制的,现在设置在旧工作室屋顶上眺望着谷中的街景。

旧工作室屋顶上摆放着女人像《浴光》


朝仓雕塑馆由于实施保存修复工程,从2009年(平成21)4月1日至2013年(平成25)10月闭馆休业,于2013年(平成25)10月29日修复施工结束后重新开业。

站在以猫为主题的作品《捕获》前的朝仓文夫(图录《朝仓雕塑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