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November 1, 2007
Published on January 1, 2017

在国立科学博物馆里发现了江户时期的科学。


日本馆[观察自然的技术]展示室

 国立科学博物馆由动物・植物・地学・人类・理工学的五个研究领域组成,在展示上包括关于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资料,贯穿着科学技术史和理工学的领域。在台东区也设立了江户幕府的天文台馆,从古时起作为与科学的相关设施和人物往来的场所。在昭和24年(1949)“东京科学博物馆”改为“国立科学博物馆”,文学家中井英夫的父亲,著名的植物学家中井猛之任馆长。
 日本馆,以“我们与日本列岛的自然”为题,展列着关于日本的自然史等外加技术史和理工学等多个领域。展示室共三层,一层南翼包括四个部分,观察自然的技术、了解天—天球仪・天文、了解地—地震表、了解时间—表、了解微观—显微镜,展示着自江户时期以来的资料和器材。

贞享历(享保14年(1729)版)
江户时代初期的天文学家涩川春海(HaluMi、XunKai)编写。这是由日本人自己编写的日本最早的日本历法(和历)-太阴太阳历。贞享历被称作[大和历],贞享2年(1685)开始使用,一直使用到宝历5年(1755)改历为止。涩川春海凭借这项功绩,被任命为初代幕府天文方(江户时代从事天文和历算工作的幕府的职务名称)。
宽政历(宽政10年(1798)版)
因宝历历中有不完善的地方,由与大阪的天文学家麻田刚立同一师门的高桥至时(YoxiToki)和间重富等人编写了宽政历。宽政10年(1798)开始实施。

木制天球仪(上,天明6年(1786)前后)
从旧宫崎县延冈市藩主内藤家传入的木球。表面涂着白色涂料,上面用毛笔细致地画着赤道和黄道。


用纸糊的天球仪(下,江户时代后期(19世纪)的时候)
谷津家里传入的用纸糊的天球仪,只有球部被保留下来。经纬度线除了距离线以外,西洋流的每隔10度都画着红线•红纬线。对黄道的表示有错误。
浑天仪(江户时代后期(19世纪)的时候)
浑天仪是子午•地平环和赤道•黄道环等几个环组成的天文仪器。本来是观测天体位置用的,这个是供教学使用的。

在日本馆的屋顶上有现在仍在使用中的天文台。
在入口旁有[贰拾糎(20厘米)赤道仪,设计制作及安装 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略),昭和六年十月竣工],[赤道仪室,水户市由中村千代松氏捐赠]的两个标示牌。在天文台的周围有像是前来观览的孩子们乱写乱画留下的痕迹,从幼稚的字体中能够读出昭和21年,1950年等年号和名字。

 

 
在日本馆的屋顶上有现在仍在使用中的天文台。
在入口旁有[贰拾糎(20厘米)赤道仪,设计制作及安装 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略),昭和六年十月竣工],[赤道仪室,水户市由中村千代松氏捐赠]的两个标示牌。在天文台的周围有像是前来观览的孩子们乱写乱画留下的痕迹,从幼稚的字体中能够读出昭和21年,1950年等年号和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