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鷗外(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1961年(大正5)攝于雕刻家武石弘三郎的工作室裏
森鷗外(森林太郎 1862-1922)作爲一代文豪,是明治時期的代表作家。他出生于醫師世家,既是軍醫也是一位在小說、翻譯、戲曲、評論等多個領域展開旺盛的文學創作的作家。
在明治時代西洋之風席卷文壇,日本正處在新文學的摸索中。從德國留學歸來的鷗外,以他在西洋價值觀上的見識立刻爲文學方面帶來了影響。1887年代(明治20年代),被稱爲是紅露逍鷗的時代,當時和鷗外一起活躍在文壇的作家有尾崎紅葉、幸田露伴和坪內逍遙,鷗外構築了近代文學的基礎,他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
森鷗外原名叫森林太郎,是島根縣津和野町做藩醫的森家的長子。他出生于江戶時代末期的1862年(文久2年),這正是日本從江戶到明治的時代巨變時期。鷗外7歲被送入藩校(注:藩校,是武士爲教育武士子女開辦的學校)的養老館,不久他按領主龜井家的意願10歲時隨父親來到東京,並在進京的第二年11歲時考上了東京大學醫學部的預科,由于當時入學許可年齡是13歲,他是隱瞞了實際年齡上的學。
年輕時候的鷗外有志做個學者,曾經把去德國國費留學作爲努力目標,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異,但是在畢業考試時趕上身體不好,沒能幸運地實現國費留學之夢。于是在周圍的建議下,鷗外走上了陸軍軍醫之路。

鷗外親筆的講義筆記(複制·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在醫學學生時代的講義筆記上,鷗外一絲不苟地認真記錄整理了關于動物學、植物學、病理學等學習科目的筆記。

紀念大學畢業考試結束的鷗外(左數第二位)
1881年(明治14)攝影(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鷗外作爲一名軍醫勤奮鑽研,他對普魯士王國的陸軍衛生制度進行了調查研究後,整理出了《醫學全書稿本》,這項功績獲得認可。1884年(明治17)鷗外獲得國費留學德國,去調查和研究衛生學。留學期間他遊覽各地,萊比錫、德累斯頓、慕尼黑、柏林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這4年間中,他將每天的生活記錄在《獨逸(注:德國國名的日文音譯)日記》中,從書中可以了解到他一面勤奮研究,一面交友和體驗文化藝術的意氣風發的青春形象。

1888年(明治21)鷗外回國,第二年1889年(明治22年)發表了翻譯的詩集《于母影》,還創辦文藝雜志「覺醒草」的前身「柵草紙」。他的第一部小說《舞姬》也在鷗外莊(現水月旅館)完成,就這樣開始了他一面做軍醫一面筆耕不辍寫作的雙管齊下的職業生涯。德國留學,對鷗外的文學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被稱爲德國三部曲的初期作品《舞姬》、《泡沫日記》和《信使》,便是以鷗外曾經旅居的柏林、慕尼黑和德累斯頓爲創作背景寫的。將自己的留學經驗深刻地反映到創作的小說裏,加上文筆優美又文雅,在文壇上引起強烈地反響。



德國三部曲(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左《舞姬》(《國民之友》69號)、中央《泡沫日記》(「柵草紙」11號)、右《信使》(《新著百種》12號)
在私生活上,1889年(明治22)鷗外與海軍中將男爵赤松氏的長女登志子結婚,雖然在婚後的第二年就有了孩子,他還是刻不容緩地毅然離了婚,並從鷗外莊搬了出去。不久日清戰爭(1894-1895)開始,鷗外作爲軍醫參軍。
1895年(明治28)鷗外回國,立刻在第二年(1896)創辦了文藝雜志「覺醒草」,在創刊號上,當時已經蜚聲文壇的幸田露伴、尾崎紅葉、齊藤綠雨等人紛紛爲雜志撰稿,獲得很大好評。
但是由于1899年(明治32)鷗外被調到北九州市的小蒼去赴任,文學活動受到限制,不久「覺醒草」停刊。離開文學的中心地東京本非鷗外所願,在創作上自德國三部曲以來還沒有新作,鷗外便開始了翻譯和評論的工作,將安徒生的《即興詩人》翻譯並發表。
1902年(明治35)歐外和荒木志該再婚,婚後調回東京。兩年後1904年(明治37)日露戰爭(1904-1905)開始,鷗外又奔赴了前線。盡管軍醫的任務極其艱巨繁忙,他還不忘寫些短歌和俳句當信寄給家人和朋友。這些詩歌後來在高浜虛子、佐佐木信綱等人的支持協作下編成了詩歌集《詩歌日記》。


1906年(明治39)鷗外回國後重返文壇,但是紅葉、綠雨、以及借助「覺醒草」有了交往的正崗子規等故人都已他界。當時以島崎藤村、田山花袋等爲代表的自然主義文學正在擡頭,石川啄木、木下杢太郎、吉井勇等人尊拜鷗外爲師,創刊了雜志《昴》,通過這份雜志,鷗外接連創作了小說《Vita Sexualis》(日文名:ヰタ・セクスアリス,拉丁語意爲性欲的生活) (1909年(明治42))、《青年》(1910年(明治43))、《雁》(1911年(明治44))等代表性著作。
同時,鷗外在西洋美術史方面的造詣也很深厚,《泡沫日記》是以他在德國留學時認識並成爲知己的西洋畫家原田直次郎爲原型寫的,從鷗外以主人公的位置描寫藝術便可以看出他對藝術的熟知程度。鷗外從德國留學回來後的1891年(明治24),受當時任東京美術學校校長岡倉天心的邀請,擔任了美術解剖學的講師。在「覺醒草」上,屢次刊登了鷗外的美術批評和審美學的摘譯。在他寫的小說中也經常有關于西洋繪畫方面的描寫,在小說《青年》中,他將少女的容貌比作愛杜爾·馬奈的《娜娜》,在看到停在上野精養軒前的當時還不多見的汽車時,引出了威廉·透納的《雨、蒸汽、速度――大西部鐵路》,還將女性的美比作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或許正是這些深厚的造詣,在1907年(明治40)舉辦的第一回文展(文部省美術展覽會)時,鷗外擔任西洋畫部門的審查委員。在他臨近晚年的1919年(大正8),就任帝國美術院的第一任院長。
在明治40年代後半,鷗外發表了《阿部一族》、《山椒大夫》等曆史小說和史傳。1916年(大正5)鷗外辭去工作了35年的陸軍工作,第二年1917年(大正6)就任帝室博物館(現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兼圖書頭(注:圖書寮的長官。圖書寮是明治後期設置的政府機關,負責管理編制皇族檔案等)。直到1922年(大正11)逝世時爲止,歐外都過著繁忙的生活,享年60歲。

「覺醒草」卷1 (文京區森鷗外紀念館藏)
這是森鷗外主辦的文藝雜志。卷1的封面是由鷗外在德國留學時期結識的畫家朋友原田直次郎畫的。著名的文學家幸田露伴、尾崎紅葉、齊藤綠雨等都爲該雜志大量撰稿,其中鷗外、綠雨、露伴三個人的文學評論專欄《三人冗語》(後改題爲《雲中語》)備受矚目。封面的畫除了原田直次郎以外,中村不折和黑田清輝也畫。

「昴」1號(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由幾位從與謝野鐵幹創立的東京新詩社裏離開的年輕人們創刊的刊物。

德國的哲學家伏爾蓋特(Johannes Volkelt,1848-1930)所著的,是一部論述了審美上時事問題梗概的作品。

森林太郎墓(禅林寺)

「賀古鶴所筆記 遺言書」(複制·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鷗外在離世的三天前制作了遺言書,當時鷗外已經連握筆的力氣都沒有了,是由好友賀古鶴所代筆寫的。鷗外在軍醫和文學方面如此功績卓著,卻在遺言中說,“我想以一個石見(譯者注:故人的故鄉)人森林太郎的名義死去”、“墓碑上除森林太郎墓以外多一字不可”。墓地設在禅林寺(東京都三鷹市),另分骨灰埋葬在他的故鄉津和野(現島根縣津和野町)的英明寺,墓碑上只刻著「森林太郎墓」,字是鷗外的友人中村不折揮毫寫的。

森鷗外(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1961年(大正5)攝于雕刻家武石弘三郎的工作室裏
森鷗外(森林太郎 1862-1922)作爲一代文豪,是明治時期的代表作家。他出生于醫師世家,既是軍醫也是一位在小說、翻譯、戲曲、評論等多個領域展開旺盛的文學創作的作家。
在明治時代西洋之風席卷文壇,日本正處在新文學的摸索中。從德國留學歸來的鷗外,以他在西洋價值觀上的見識立刻爲文學方面帶來了影響。1887年代(明治20年代),被稱爲是紅露逍鷗的時代,當時和鷗外一起活躍在文壇的作家有尾崎紅葉、幸田露伴和坪內逍遙,鷗外構築了近代文學的基礎,他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

「覺醒草」卷1 (文京區森鷗外紀念館藏)
這是森鷗外主辦的文藝雜志。卷1的封面是由鷗外在德國留學時期結識的畫家朋友原田直次郎畫的。著名的文學家幸田露伴、尾崎紅葉、齊藤綠雨等都爲該雜志大量撰稿,其中鷗外、綠雨、露伴三個人的文學評論專欄《三人冗語》(後改題爲《雲中語》)備受矚目。封面的畫除了原田直次郎以外,中村不折和黑田清輝也畫。

「昴」1號(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由幾位從與謝野鐵幹創立的東京新詩社裏離開的年輕人們創刊的刊物。

「審美新說」(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藏)
德國的哲學家伏爾蓋特(Johannes Volkelt,1848-1930)所著的,是一部論述了審美上時事問題梗概的作品。

森林太郎墓(禅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