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January 1, 2018
Published on January 1, 2018

庭園裏的草木和水果,不正是活過的證明嗎。


庭園裏草木的四季成長與變化,給了子規何等的力量啊。

 子規在他去世那年明治35年(1902)的6月27日至8月6日之間,畫了18張蔬菜和水果的水彩畫,題名爲《果物帖》。委托子規揮毫作畫(長12cm、橫9cm,盒裝)的是子規的俳句弟子蘇山人,由于蘇山人在清國去世,子規就將這些水彩畫留爲了己用,其中還包括畫家朋友下村爲山的兩幅俳畫。這個時期,子規的骨瘍病情加重,每天都要服用嗎啡止疼,在妹妹的護理下,子規仰躺著在藥力上來不疼的時候畫的這些畫,姿勢很不方便。
 
 小生唯一の療養法は「うまいものを喰ふ」に有之候 (『墨汁一滴』)

  小生唯一的療養法就是《吃好吃的》

《果物帖》的盒子上的字,是盡心保存維護子規庵的寒川鼠骨寫的。
 
 
 
 
 
 
 
 
 
 
 
 
 
 
 
 
畫家下村爲山畫的兩幅俳畫,他是子規的俳句弟子。
(果物帖:國立國會圖書館)

 子規把維持生命的活力,放在了對飲食的追求上。他這樣寫道,每天吃生魚片都會覺得好吃,水果、點心和茶即便不消化也覺得很好吃,因爲大夫囑咐過水果不易消化需要注意。看他的病床日錄《仰臥漫錄》中寫的每天的食譜,令人驚訝子規的食量之大完全不像個重病中的人。
 


在子規庵,展示著子規吃過的飯菜的模型。

 
 他在去世的前一年寫的連載文章《水果》中的一節“水果和我”中,描寫了他對水果的執著,同時展現了子規獨特的分析能力。
 
 “我喜歡吃水果也不知道是因爲生病,還是別的什麽原因我也說不清楚,記得無論是在小的時候還是在念書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愛吃水果了,兩個月的學費一到手總是先去吃頓牛肉,然後就會去買水果吃。(中略)自從生病後離不開病床,外出的樂趣沒有了,吃東西就變成最奢侈的事了,飯後每天都會吃水果。要是說每天吃的水果中什麽比較好吃,除了比較稀罕的水果我會說好吃以外,也沒有什麽具體的,好像酸味重的最不大容易吃煩而且還會多吃些,可能是因爲發燒的緣故吧,像酸橙這類比較酸的水果一般人不怎麽能吃,但是在發燒的時候會感覺非常好吃,倒是像蘋果這些不怎麽酸,果汁也比較少的水果,即便開始覺得很好吃,連吃個兩三天就覺得厭了。柿子非常甜,雖然沒有汁卻不像蘋果那樣幹,也吃不厭。(中略)香蕉也好吃,菠蘿也好吃,桑葚也好吃,羅漢松果也好吃,沒吃過的就是杉樹仔和萬年青的仔了。”(文中的舊字換成了新字)

 《杜鵑》第四卷第六號(1901年(明治34)3月)

 
 子規寫的短篇《飲食考》(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是從萬葉集、源氏物語等古典著作中選出的部分關于飲食方面的描寫並加以了實例說明的論述文章,所選內容除了包括鹽、圓筒魚糕、蟹、鲷魚、鳗魚、蔥等以外,還包括奈良茶泡飯、開水泡飯,共計36種食物,這些內容是按照什麽基准摘選的暫且不提,文章展現出子規對飲食的熱情和研究確是非常獨特的。


同《果物帖》一樣,子規在去世前的明治35年(1902)8月1日至20日爲止,將友人中村不折拿來的畫簿起名《草花帖》,一口氣在上面畫了17幅花草圖。“牽牛花”是鄰居陸羯南的女兒們帶過來的。子規竭力畫完最後這副《牽牛花》後又過了一個月,于9月19日在子規庵走完了他34歲零11個月的人生。

 

右圖、《草花帖》卷首的秋海棠圖,左圖、金蓮花,金蓮花的英文名字叫做Nasturtium。

 

最後一頁的牽牛花圖
(草花帖:國立國會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