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淺井忠的送別會上三位畫家聯手合作的諷刺畫(子規庵寄存資料)

淺井忠臨別送給子規一幅秋草的水彩畫,他幫助子規庵交涉完借大鳥籠一事後動身啓程。
《子規庵句會寫生圖》下村爲山畫 河東碧梧桐題詩文(昭和10年(1935),子規庵寄存資料)

這幅畫畫的是明治30年、31年(1897、1898)子規庵新年俳句會時的盛況,中央美術協會于1935年爲紀念俳句革新將這幅畫限量複制了30幅,將制作成挂軸的其中一幅于平成25年(2013)贈送給子規庵。因爲都是親筆畫,畫和畫中題詩的差異之處在所難免。當時參加俳句會的有子規、石井露月、佐藤肋骨、河東碧梧桐、坂本四方太、內藤鳴雪、佐藤紅綠、高濱虛子、大谷繞石、吉野左衛門、五百木飄亭、梅沢墨水、數藤五城、赤木格堂、谏早李坪、下村爲山、折井愚哉、寒川鼠骨、福田把栗、山田三子、谷活東、岩田鳴球、松下紫人等(從子規左數順序)。
第一回蕪村忌俳句會(明治30年(1897)12月)(松山市立子規紀念博物館藏)

在子規庵客廳的廊子上拍的紀念留影,子規坐在中間一排的中央位置。與謝蕪村的才能令子規爲之傾倒,爲他寫了《俳人蕪村》《俳諧大要》等作品,確立了參考西洋美術的寫生方法的寫生主義。雜志《杜鵑》和子規的寫生主義感動了和歌詩人、小說家長塚節等人,由于他們的加入,直接促成了短歌雜志《阿羅羅木》的創刊。
俳句雜志《杜鵑》
明治30年(1879)由柳原極堂在松山創刊,他是子規的朋友也是弟子。雜志名稱取自子規的名字。評選人由子規、高浜虛子、河東碧梧桐、內藤鳴雪等人負責,封面是由中村不折等繪制設計的。( 參照文化探訪〔書道博物館〕),該雜志于明治31年(1898)10月由高浜虛子接手,昭和20年(1945)曾一度休刊,經曆時代的變遷,直到現在仍在出版發行。

明治30年(1879)由柳原極堂在松山創刊,他是子規的朋友也是弟子。雜志名稱取自子規的名字。評選人由子規、高浜虛子、河東碧梧桐、內藤鳴雪等人負責,封面是由中村不折等繪制設計的。( 參照文化探訪〔書道博物館〕),該雜志于明治31年(1898)10月由高浜虛子接手,昭和20年(1945)曾一度休刊,經曆時代的變遷,直到現在仍在出版發行。
參考文獻
1) 正岡子規著《子規全集》講談社
2) 子規庵保存會《子規庵春秋》財團法人子規庵保存會
3) 和田茂樹編《漱石·子規往複書簡集》岩波書店 其他
台東區制作了題爲《台東信遊散步》的宣傳冊,其6是特意爲介紹台東區內所有的子規的俳句碑所做的專集,題目爲《探訪與正岡子規有淵源的地方(俳句碑)》
探訪與正岡子規有淵源的地方(俳句碑)│台東信遊散步(文化探訪〔台東區的宣傳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