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探访的书道博物馆网页链接



透过子规卧病期间所在的那间六帖大的房间里的玻璃窗,仍然和从前一样,能看到外面被丝瓜坠弯的青青的丝瓜棚。
正冈子规(常规),于庆应3年(1867)出生在伊予国温泉郡藤原新町(现爱媛县松山市花园町),是松山藩士正冈常尚的长子。母亲叫八重,是松山藩的儒学者藩校明教馆的教授大原观山的长女。明治5年(1872)子规的父亲去世,子规继承了家业,在叔父加藤恒忠和大原恒德的监护下长大。
明治13年(1880)在旧制松山中学校(现松山东高等学校)入学,并于1883年(明治16年)退学进京,在共立学校(现开成高等学校)等地学习准备高考,在他进京的第二年(1884)考上了东京大学预备门(后改称第一高等中学校·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子规18岁这年明治18年(1885)的夏天,在回老家期间通过在松山中学校上学时比他低一年的后辈秋山真之,跟井手真棹学习作和歌,也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作俳句。秋山真之受子规进京的影响也从松山中学校退了学,并和子规在同一年也考上了东京大学预备门,后来由于经济原因他从预备门毕业后,考入了海军兵学校,任海军中将投入到日俄战争中,虽然和子规走的人生道路不同,但他们终生都是朋友。
明治21年(1888)的夏天,有人说他俩恋爱了,就是租住在向岛长命寺境内的樱花饼店山本屋的二层,正在创作《七草集》的文学青年,和樱花饼店家的姑娘。第二年明治22年(1889)1月,子规开始和同年级的夏目漱石交往,这位于庆应3年(1867)2月9日出生在江户牛込马场下横町的漱石,和生于10月14日的子规之间的往来,缔结了他们彼此终生的友情。子规在和潄石相识那年的5月,在宿舍里突然大咯血并被诊断为肺结核,当天夜里,子规以《时鸟》为题,写下了「卯の花をめがけてきたか時鳥」「卯の花の散るまで鳴くか子規」(是冲着溲疏花来的吗杜鹃 要啼叫到溲疏花谢了才肯停吗杜鹃)等4、50句俳句,改号子规,从此开始了和疾病斗争的日子。潄石和朋友们不放心一起来探病,并顺便去拜访了给子规看病的大夫,担心子规病情的潄石在给子规的第一封信上写到,不要去找那个态度冷淡的大夫了,快去大学里的医院就诊,尽早住院治疗,这是为了令堂也是为了国家啊,并在信的末尾,附上了下面这首鼓励他的俳句。
to live is the sole end of man!
五月十三日
都回去了 不要哭 露出微笑 杜鹃
(我们都走了,你也不要悲伤落泪,要微笑)
即便听得见你的鸣叫 也不是谁所期待的 子规
(由杜鹃啼血的典故,在这里漱石用鸣叫比喻子规的咳嗽,
因为咳嗽会导致咯血,希望子规不要咳嗽了,早日康复)
金之助
正冈大人
梧右(注:写在书信人名字旁边的敬语)
明治23年(1890),子规考入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文科哲学科(后来转入国文科)。1891年(明治24年)3月,他出游房总半岛,撰写了游记《隠蓑》,5月通过河东碧梧桐认识了碧梧桐的同年级同学高浜虚子,和他成为通信笔友,子规教他们两个人俳句。二人后来都入了子规门下,后来并称双碧(日语中二人名字的发音中都有“碧”音)。
明治25年(1892)6月,子规在学期考试不及格后没有参加补考,他决定退学(于1893年3月正式退学)。11月子规将母亲八重和妹妹律接到了东京,12月进日本新闻社参加工作。子规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就这样在陆羯南社长宅院的西面,上根岸88号(金井)开始了。子规当了报社职员后,从1893年开始,在《日本》报纸上开设了俳句专栏致力于俳句的普及,还扩充了文艺专栏。7月他周游日本的东北地区,写了《无边的记》在《日本》上连载。子规从明治27年(1891)2月搬到现在的子规庵,当时是租住的前田家的房子,在上根岸82号(东邻羯南的家宅)。
子规在明治19年(1886)到明治23年(1890)期间,非常热衷于打棒球,在上野公园博物馆旁边的空地上也曾举行过比赛。正是源于子规和他宿舍的朋友们在这里快活地打过棒球,平成18年(2006)7月把这里改成“上野恩赐公园正冈子规纪念球场”,用于举办业余棒球赛事。另外,在东京巨蛋内的棒球体育博物馆里,有子规的侧脸雕像和他写的棒球短歌九首,以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

子规的俳句碑遍布在全国各地,以台东区内的数量最多。
みちのくへ涼みに行くや下駄はいて 子規 (明治26年(1893))
穿着木屐去凉爽的东北地区 子规

江户时代的宽政10年(1798)6月,初代山生亭花乐(江户时期的曲艺表演艺术的创始人)在下谷神社(下谷稻荷神社)境内举行了5天的曲艺表演,日本单口相声虽然在此之前就有了,但是像这样为普通民众表演的还是首次。由于这次的义演,下谷神社被称为曲艺表演的发祥地。子规曾经老去看表演,和夏目漱石交情甚笃,也是源于他们二人有这个共同的爱好,都爱看曲艺表演。
寄席はねて上野の鐘の夜長哉 子規 (明治29年(1896))
曲艺场散戏时分 上野的钟声传来 午夜漫长啊 子规

拜访住在原三岛神社后面的浅井忠家时所做的俳句。
木槿咲て繪師の家問ふ三嶋前 子規 (明治30年(1897))
木槿花开 来三岛前拜访画家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子规

被称为根岸乡的根岸一带,当时这里还有菜地,是文人墨客居住的地区。这里日本树莺很多,因此也被称为日本树莺之乡,现在已经是根岸小学的所在地了。
雀より鶯多き根岸哉 子規 (明治26年(1893))
根岸的日本树莺比麻雀多 子规
正冈子规句碑文学散步(上野观光联盟)(注:句碑指的是雕刻着诽句的石碑)
在台东区内,共有15座子规的俳句碑。

子规庵坐落在日本东京距离JR莺谷车站北口走路5分钟的根岸2丁目,这是一片与楼房酒店嘈杂林立的地区完全不同的地方。子规从明治27年(1894)迁居到这里,一直住到明治35年(1902)9月19日在这里与世长辞。子规的笔名有獭祭书屋主人和竹之乡下人等,子规去世后,由他的妹妹律继承家业,继续和母亲八重一起生活在子规庵。律死后昭和16年(1941),子规的弟子寒川鼠骨继续守护着子规庵。昭和25年(1950)子规庵恢复再建,昭和27年(1952)成为东京都指定史迹。现在的占地面积有当时的两倍(405.6平方米)大。与子规庵仅一条窄路相隔的是子规的朋友中村不折的故居(现书道博物馆)。中村不折是著名的西洋画家和书法家,明治27年(1894)与子规相识,他当时是负责报纸《小日本》的插画。不折在1899年(明治32年)时给子规带来了水彩画具,恳请他画些色彩画,子规就是用这套画具画了《果物帖》和《草花帖》等作品,一直画到临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