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城縣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是爲了弘揚和紀念岡倉天心、橫山大觀等與五浦有淵源的畫家們而修建的,美術館于1997年(平成9)開館,該館所在的五浦海岸被選入《日本的海濱100選》,五浦海岸的濤聲,被選入《日本的聲音風景100選》。
茨城縣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
1903年(明治36)天心在五浦安頓好住處之後,由于在波士頓美術館的工作,他每年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海外。1906年(明治39)11月日本美術院搬遷到五浦的時候,天心正滯留在中國不在日本。大觀、觀山、春草、武山等人都搬到了五浦之後的第二年,1907年(明治40)1月,爲了紀念他們搬到五浦,特舉辦了《五浦四畫伯歡迎會》。他們還有計劃參加當年的文展(文部省美術展覽會),大觀、觀山、春草、武山等人都廢寢忘食地埋頭創作。另外,在同年的夏天,又有安田靫彥和今村紫紅等新成員的加入。在該年10月舉辦的第一回文展中,有大觀創作的《二百一十日》《曙色》、春草的《賢首菩薩》、觀山的《樹間秋色》、武山的《阿房劫火》等作品參展,並且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但是衆人在五浦的生活是艱苦的,後來甚至連日常生活都難以維持了。1908年(明治41)6月,春草爲治療眼疾去了東京,大觀的家被毀于一場火災,1909年(明治42)大觀在五浦又置辦了新家,但同年10月他在東京上野也建了新居。在10月舉辦的第三回文展中,參展的作品有大觀的《流燈》、春草的《落葉》,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可惜在1911年(明治44)9月春草不幸離世。日本美術院研究所的活動也隨著自1910年(明治43)天心就任波士頓美術館的中國日本美術部長以後,去海外出差次數的不斷增加而不時地停頓下來。
1912年(明治45)觀山和武山也來到東京。1913年(大正2年)4月,天心因病休職從波士頓美術館返回日本,並于當年的9月2日,在靜養地赤倉與世長辭。天心死後的1914年(大正3),大觀被從第八回文展審查委員中除名,觀山也辭退了任命。9月2日在天心的一周年忌日時,由于大觀和觀山等人的不懈努力,日本美術院在台東區谷中得以複興,並在當年的10月15日,成功舉辦了複興後的第一回日本美術院展。
天心來到五浦時,觸景生情即興作了題爲《五浦即事》的詩。
蟬雨綠沾松一邨
鷗雲白漾水乾坤
名山斯處托詩骨
滄海爲誰招月魂
天心生
群蟬齊鳴,綠色覆蓋著松林間的村落,
在雲間高飛的海鷗群,白霧蒙蒙的海平線,
于名山之處寄托詩骨
滄海爲誰招來月魂
茨城縣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是爲了弘揚和紀念岡倉天心、橫山大觀等與五浦有淵源的畫家們而修建的,美術館于1997年(平成9)開館,該館所在的五浦海岸被選入《日本的海濱100選》,五浦海岸的濤聲,被選入《日本的聲音風景100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