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November 1, 2010
Published on November 1, 2010

日本近代音乐的发展是从这里开始形成,并在这里奏响。

东京艺术大学的音乐学院校园内的6栋校舍,这里有一对一的授课和分成人数不多的小组授课的教室,还有音乐练习室、合奏室、音乐厅等设施组成,有作曲、声乐、乐器、指挥、日本音乐等6个专业900名本科生和作曲系的6个系的约300名硕士研究生在这里学习。音乐学院的一个主要特色是,除了课堂授课以外,还可以听到很多由访日的著名演奏家或著名音乐家主讲的特别课程。


伊泽修二胸像
现在,伊泽修二的胸像摆在奏乐堂的旁边,他为了东京音乐学校的设立竭尽全力,并且成为了初任校长。这个座像是在昭和5(1930)年,创立50周年纪念之际,由当时的乘杉嘉寿校长发起建造的。当时并没有放置在这里,而是在东京音乐学校校门入口处,校舍的正对面。听说有上学的学生在经过这座胸像时会行礼致敬。

音乐学院校园内绿意盎然

 音乐学院的前身是东京音乐学校,明治12年(1879)10月,在日本初步准备实施音乐教育之前,在对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时,文部省设立了音乐取调掛(音乐调查教育机关),第一任东京音乐学校校长伊泽修二被任命为御用主管。明治13年(1880)3月,在位于本乡的文部省用地内设置了调查署,从对内外音乐的调查开始开展了很多事业,同时也给东京师范以及东京女子师范的附属小学,幼稚园学童上课,调查署也开始招募受讲生,传授音乐课又培养教师。明治15年(1882)9月以后,在对各国的音乐学校制度进行调查后的基础上,实施制定了4年制的专门音乐教育学制。音乐取调掛不光是作为音乐研究机构,它已经成长为日本最早的近代的音乐教育机关,之后,在明治18年(1885)2月改为音乐调查所,同年12月又改为音乐调查主管,明治20年(1887)10月改称为东京音乐学校,明治23年(1885)5月迁移到元西四轩寺(现在地)。从明治26年(1893)开始,曾经一度成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学校,明治32年(1899)4月,又重新独立出来,昭和11年(1936)6月开设了日本音乐系,此后又经历了数次制度改革,在昭和27年(1952)3月,被合并成东京艺术大学。东京音乐学校最初有4年制本科:声乐系、器乐系(钢琴•风琴•管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作曲系以及日本音乐系(能乐•筝曲•三弦曲)和4年制的师范系,2年制的研究科(声乐•器乐•作曲•日本音乐)及以进行初级技能教育为目的选系(1—5年以内)的专门学校。

关于东京音乐学校的历史,请参阅[历史漫步•漫步于旧东京音乐学校奏乐堂]。

授课风景,在每日的练习中都包含激情

音乐学院3号馆

练习大厅馆

关于东京音乐学校的存废论争
明治20年(1887)10月,东京音乐学校是作为文部省的直辖学校被设立的。明治23年(1890)5月新校舍落成了。可是就在那时,在同一年开设的第一回帝国议会上,有人竟提出了音乐学校废止计划,据说是为了消减预算。从此便拉开了东京音乐学校存废争论的帷幕。这种关系到了学校的存亡的事情,在校史上是未曾有过的。在11月29日奏乐堂落成6个月后,第一回帝国议会开院,音乐学校全校上下举行了祝贺演奏会。可是在议会开始后不久,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就提出了为消减预算而废止高等中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和东京音乐学校的废止计划。东京音乐学校的存废争论,是从工藤行干议员的发言“我提出应该废止音乐学校”开始的,他指出,虽然承认该校在教育上必要性,但如果能以私立学校的形式存在就没有必要用国费去保护的意见。各报纸新闻对帝国议会上的提出的学校废止案的消息进行了大量报道,并阐述了音乐的作用和音乐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在1月13日,新年刚刚过后,议会本着废弃评估案的动机,提出了反对废止的意见,并提出了修定案。之后,关于东京音乐学校废止的争论进入了白热化。在此期间,伊泽修二、神津专三郎等学校相关人员,与迁新次文部次官等就音乐学校的必要性展开了论述。在此之前众议院委托选出了9名特别委员,对预算案进行再审查,但其中之一的天野为之议员与包括自己在内的3名特别委员一起,提交了反对学校废止的报告。2月21日,依照天野议员等的修订案各个学校都决定保留下去,众议院在3月3日这一天通过了特别委员们提出的修订案。进入3月后,议员们参观了音乐学校。伊泽校长亲自对演奏曲目进行了解说,强调了在音乐歌曲的编写事业中音乐学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演讲,他谈到音乐歌曲涵养德行、益于健康和培养爱国信念。音乐学校论在继续保留决定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再接再厉》、《时运来临》、《音乐歌曲论》、《音乐的必要》、《音乐成为国家事业》等纷纷表达了对音乐学校的期待。可是另一方面,消减经费的声音仍然不断,东京音乐学校在明治26年(1893) 9月开始成为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音乐学校,到明治32年(1899)4月再次独立时为止,历时5年半的时间。(东京艺术大学广报《艺大通信第12号》)


伊泽修二胸像
现在,伊泽修二的胸像摆在奏乐堂的旁边,他为了东京音乐学校的设立竭尽全力,并且成为了初任校长。这个座像是在昭和5(1930)年,创立50周年纪念之际,由当时的乘杉嘉寿校长发起建造的。当时并没有放置在这里,而是在东京音乐学校校门入口处,校舍的正对面。听说有上学的学生在经过这座胸像时会行礼致敬。

关于东京音乐学校的存废论争
明治20年(1887)10月,东京音乐学校是作为文部省的直辖学校被设立的。明治23年(1890)5月新校舍落成了。可是就在那时,在同一年开设的第一回帝国议会上,有人竟提出了音乐学校废止计划,据说是为了消减预算。从此便拉开了东京音乐学校存废争论的帷幕。这种关系到了学校的存亡的事情,在校史上是未曾有过的。在11月29日奏乐堂落成6个月后,第一回帝国议会开院,音乐学校全校上下举行了祝贺演奏会。可是在议会开始后不久,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就提出了为消减预算而废止高等中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和东京音乐学校的废止计划。东京音乐学校的存废争论,是从工藤行干议员的发言“我提出应该废止音乐学校”开始的,他指出,虽然承认该校在教育上必要性,但如果能以私立学校的形式存在就没有必要用国费去保护的意见。各报纸新闻对帝国议会上的提出的学校废止案的消息进行了大量报道,并阐述了音乐的作用和音乐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在1月13日,新年刚刚过后,议会本着废弃评估案的动机,提出了反对废止的意见,并提出了修定案。之后,关于东京音乐学校废止的争论进入了白热化。在此期间,伊泽修二、神津专三郎等学校相关人员,与迁新次文部次官等就音乐学校的必要性展开了论述。在此之前众议院委托选出了9名特别委员,对预算案进行再审查,但其中之一的天野为之议员与包括自己在内的3名特别委员一起,提交了反对学校废止的报告。2月21日,依照天野议员等的修订案各个学校都决定保留下去,众议院在3月3日这一天通过了特别委员们提出的修订案。进入3月后,议员们参观了音乐学校。伊泽校长亲自对演奏曲目进行了解说,强调了在音乐歌曲的编写事业中音乐学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演讲,他谈到音乐歌曲涵养德行、益于健康和培养爱国信念。音乐学校论在继续保留决定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再接再厉》、《时运来临》、《音乐歌曲论》、《音乐的必要》、《音乐成为国家事业》等纷纷表达了对音乐学校的期待。可是另一方面,消减经费的声音仍然不断,东京音乐学校在明治26年(1893) 9月开始成为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音乐学校,到明治32年(1899)4月再次独立时为止,历时5年半的时间。(东京艺术大学广报《艺大通信第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