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專業 深井隆教授
在畫室的前面,擺放著用作材料的巨大木材。
聽深井教授說,學生的作品沒有固定要求,可以任意作自己喜歡的東西。碩士研究生有畢業作品展,作品展示在大學美術館和這個工作室裏,因為在大學美術館裏展示雕刻作品的空間比較狹窄,作品在制作時限定于一個房間內能夠放得進去的尺度,用一年的時間去制作完成。那些大到房間內都擺不進去的作品,只好展示在室外和大學美術館前。學生們雖屬于不同的研究室,但是工作室不分你我可以共同使用。深井老師的專業是木雕,在他的研究室裏,有從本科3年級到博士生,石雕和金屬的研究室也是一樣的情況。但是在塑像專業情況略有不同,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不同的房間進行創作,2年級後期課程開始有選擇實習課,有7成的學生使用的是規定素材。在日本,從素材上定向的比例比較高,已經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教育體系。 (下段繼續)
學生們能夠從早晨到夜晚都專心進行自己的創作,現在,把喜歡把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用木頭制作出來的學生增多了。在教學上,先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然後討論他思考的東西是否有意義,從而激勵學生。如果只是抄襲從前的東西,當想做新的事情就會不知如何下手,讓他們每個人自己去思考,看自己的雕刻觀是否符合時代,是否能包含有深度的思想。另外,在素材選擇上,使用最容易雕刻的,也比較容易到手的日本國産樟木。(下段繼續)
工藝專業(鍛金) 筱原行雄教授
木紋金屬素材和技法樣本
各種各樣形狀的錘子和金屬塊的數量之多令人感歎。
在上野校園裏,工藝系有雕金、鍛金、鑄金、漆藝、陶藝、染織6個專業。鍛金就是用鐵錘敲打金屬成型的工藝技術。這個技術被應用于所有時代的金屬加工業中,從武器、盔甲類到神社寺院的五金飾物,再到裝飾品,它的曆史悠久,由于它高度的制作技術到明治時代以後,仍舊享譽海外,受到很高的評價。
聽筱原教授說,鍛金技術分熱加工和冷加工,前者是把鐵燒紅後進行鍛造,後者是將退火後變軟的銅板進行的冷加工擠榨技法。其他比較傳統的還有著色法,就是用硫酸銅和銅綠的水溶液煮上顔色的煮色著色法,和把不同的金屬板層積接合,一邊削出紋樣,一邊敲打拉長的木紋金等技術。
在3年級的最後教學是制作動物的課題,在一枚銅板上進行加工制作,到作品完成大約要花3個月的時間。現在能夠將部件镕接起來做出大型的作品,從容器,裝飾品到紀念碑都能制作。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就是用銅板進行鍛金制作的,內部結構是參與建造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因為當時還沒有溶接技術,各部件是用鉚釘接合起來的。
現在學生的半數以上都是女學生,盡管是象鍛造這樣的體力勞動和要使用各種金屬加工工具進行作業,仍然有女性學生的加入。(下段繼續)
筱原教授親自為我們展示了鍛金技術的不可思議之處,隨著錘子巧妙的揮動錘打,銅板像具有生命的一樣隨即變形。從愛沙尼亞來的碩士研究生卡高拜勒•昂尼,在本國主要從事制作珠寶首飾。而歐洲比較有人氣的是木紋金(銀、銅、赤銅、黃金等層積接合後一邊削出紋樣,一邊敲打拉長的日本傳統技法)。很多人來到日本本土留學學習這項技術。現在在制作容器和裝飾品,珠寶加工和鍛金工藝上雖然從作品的構思上存在著差異,但從愛沙尼亞的時候起他就懷有始終不變的主題。日本和歐洲在表現上存在這不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下段繼續)
各種形狀的当金
工藝專業(陶瓷) 島田文雄教授
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的陶瓷作品
雕刻專業 深井隆教授
在畫室的前面,擺放著用作材料的巨大木材。
工藝專業(鍛金) 筱原行雄教授
木紋金屬素材和技法樣本
各種各樣形狀的錘子和金屬塊的數量之多令人感歎。
工藝專業(陶瓷) 島田文雄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