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艺术大学

旧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专业的写生教室的授课风景
东京艺术大学设立于昭和24年(1949),根据国立大学设立法设立的,包括东京美术学校(现美术学院)和东京音乐学校(现音乐学院)在内的2个学院10个专业。现在加上新增加的专业,由2个学院、14个专业和硕士生院的美术、音乐、映像3个研究科构成,大学校舍分别设在台东区上野公园内、茨城县取手市、神奈川县横滨市、足立区千住等地区,学校规模充分体现了其日本国内唯一的一所国立综合艺术大学的存在感。东京美术学校的历史,是自明治18年(1885)由文部省设立的图画取调掛(普及教育方面的机关名称),并由欧内斯特•弗诺罗塞,冈仓天心,狩野芳崖等着手设立筹备官立美术学校时开始的。明治20年(1887)改称“东京美术学校”,明治21年(1888)迁移到现在的上野公园内的旧教育博物馆遗址内。明治22年(1889)2月,以发扬日本固有的美术传统为宗旨,开始了5年制学校的课程。在当初的,绘画(日本画)、雕刻(木刻)、美术工艺(金工、漆工)等3个学科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又新增加了铸造专业和西洋画等专业,并经历了数次的制度改革,这些专业都保留在东京艺术大学的教育课程里,延续至今。(下段继续)

东京美术学校的初任校长 滨尾新
作为文部省专门教务局长兼校长代理,在明治20年(1887)至23年(1890)期间出任该职。

第二任校长 冈仓角三(天心)
继任该校干部、代理校长后,于明治23年(1890)至明治31年(1898)年之间,任第二任校长。明治31年,因所谓的“美校骚动”辞职。与天心一起和桥本雅邦等提出了辞呈,并设立了民间团体—日本美术院(现日本美术院)。
冈仓天心(1863—1913),出生于横滨,就读于东京开成学校(现东京大学),受同校讲师弗诺罗塞的美术论的强烈影响,经任文部属后,与弗诺罗塞一起被派往欧美视察美术,明治23年(1890)继东京美术学校初任校长滨尾新之后任第二任校长。受到从弗诺罗塞开始,黑川真赖、桥本雅邦、高村光云、川端玉章、巨势小石、狩野夏雄等教师的拥护,为该校打下了实质性的基础。后来,西洋画专业、图案专业分别由黑田清辉、藤岛武二、和田英作、冈田三郎助等教师担任。天心在明治31年(1898)离开艺大后,和桥本雅邦、横山大观、下村观山、菱田春草等一起成立了日本美术院。这些原委,应该可以说是当时日本处在对东洋传统的碰撞和从西洋吹来的新风潮之间的纠葛的夹缝之中的见证。美术学院的校园内,在为纪念冈仓而设立的六角堂里,摆放着由平栉田中作的冈仓田心像。(下段继续)

本着复兴传统的理念,身着模仿古代官服阙腋(衣服的两侧不缝,袖子以下是敞开着的)和折乌帽子(折迭乌纱帽)的制服的教官们。从左起,加纳夏雄、高村光云、黑川真赖、冈仓天心、桥本雅邦。

始创期的东京美术学校(明治30年初期)
当时的学校主楼,其前身是旧东京教育博物馆。

沼田一雅作[正木直彦像]
正木纪念馆,是为了表彰元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的长年功劳,于昭和10年(1935)建造的。这个陶造寿像就展示在中庭内。

陈列馆
正木纪念馆的傍边有个陈列馆。陈列馆是在昭和4年(1929)由冈田信一郎设计建造的,长期作为展示馆使用。一层设计为侧面採光,用于展示雕刻等立体的作品,二层设计为高窗採光,用于展示绘画等平面的作品。
后来,正木直彦(1862-1940)就任第五代校长,一直到昭和7年(1932),在任30多年,历任帝国美术院院长,各博览会的审查官等。另外,在正木直彦任校长期间,与日本美术院达成了和解,逐渐取得与西洋派之间的平衡,答应将天心的传统复兴的意向继承下去。正木校长,努力坚持将同等尊重日本美术,西洋美术的方针作为建学基础,树立了东京美术学校不动的地位。在上野校的校园内,至今保留着展示他在职期间努力收集的收藏品的[陈列馆]。另外同时还保留着在昭和10年(1935),为纪念该校长的长年功劳而设立的[正木纪年馆]也仍然保留着。正木纪念馆,是拥有纯书院结构的(传统的日本住宅建筑形式之一)日式房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日式房间内,设有专门为涩泽荣一在泷野川(东京都北区的一个地名)的别墅书斋制作并赠送的桥本雅邦的袄绘(画在日式拉门上的画),还有由国华俱乐部赠送的高村光云的透雕楣窗。

跨在爱马若草号上的冈仓角三(天心)
美校骚动
冈仓天心在任校长期间,正是他从29岁到37岁的壮年时期。年龄远在桥本雅邦和其他教师之下。他是一位饱含激情的活动家,除了担任校长职务以外,还负责美术史、美学、以及学校以外的国内外博览会的企画工作,还同时兼任帝国博物馆的理事兼美术部长等要职。在明治26年(1893)的时候,有意见认为应该扩展仅有教师25名,学生214名的小规模的东京美术学校,并就关于增加西洋画专业和西洋雕刻专业方面的组织和预算的扩大问题,向帝国议会提交了《美术教育设施意见》(美术学校扩张法案)。该法案虽然在明治28年(1895)得到通过,与天心的意愿有所不同的是,出台了鼓励日本美术和西洋美术要共同发展的该法案的修正案。这个修正案估计是出自当时的文部大臣西园寺公望的意愿,法案通过后决定立刻增设西洋画系,近西园寺的黑田清辉和久米桂一郎等人被选为学科带头人,到了第二年,即明治29年(1896)该系成立。黑田等洋画新派,拿该修正案作挡箭牌摆出关于美校改革的意见书与作为校长的天心相对立。明治30年(1897),报纸上也刊登了批判天心的评论,使排斥的气焰更加高涨。又过了一年后的明治31年(1898),连帝国博物馆馆长久鬼隆一也表示出了排斥天心的姿态。于是,天心提出了辞去理事兼美术部长的辞呈,不久又辞去了校长之职。感到义愤的桥本雅邦和33名教师一起提出辞职,都被天心劝住了。提出辞职的大部分教师,后来与以天心和邦雅为中心成立了民间团体日本美术院。(引自东京艺大宣传刊物《艺大通信 第11月号》


正木纪念馆
金泽庸治(当时的建筑系助教授)设计的这个纪念馆,和与其比邻相接的陈列馆一起,构成了能让人感觉得到东京美术学校的历史的景观。
东京艺术大学

跨在爱马若草号上的冈仓角三(天心)
美校骚动
冈仓天心在任校长期间,正是他从29岁到37岁的壮年时期。年龄远在桥本雅邦和其他教师之下。他是一位饱含激情的活动家,除了担任校长职务以外,还负责美术史、美学、以及学校以外的国内外博览会的企画工作,还同时兼任帝国博物馆的理事兼美术部长等要职。在明治26年(1893)的时候,有意见认为应该扩展仅有教师25名,学生214名的小规模的东京美术学校,并就关于增加西洋画专业和西洋雕刻专业方面的组织和预算的扩大问题,向帝国议会提交了《美术教育设施意见》(美术学校扩张法案)。该法案虽然在明治28年(1895)得到通过,与天心的意愿有所不同的是,出台了鼓励日本美术和西洋美术要共同发展的该法案的修正案。这个修正案估计是出自当时的文部大臣西园寺公望的意愿,法案通过后决定立刻增设西洋画系,近西园寺的黑田清辉和久米桂一郎等人被选为学科带头人,到了第二年,即明治29年(1896)该系成立。黑田等洋画新派,拿该修正案作挡箭牌摆出关于美校改革的意见书与作为校长的天心相对立。明治30年(1897),报纸上也刊登了批判天心的评论,使排斥的气焰更加高涨。又过了一年后的明治31年(1898),连帝国博物馆馆长久鬼隆一也表示出了排斥天心的姿态。于是,天心提出了辞去理事兼美术部长的辞呈,不久又辞去了校长之职。感到义愤的桥本雅邦和33名教师一起提出辞职,都被天心劝住了。提出辞职的大部分教师,后来与以天心和邦雅为中心成立了民间团体日本美术院。(引自东京艺大宣传刊物《艺大通信 第11月号》


正木纪念馆
金泽庸治(当时的建筑系助教授)设计的这个纪念馆,和与其比邻相接的陈列馆一起,构成了能让人感觉得到东京美术学校的历史的景观。